|
新型城镇化将使陶业中长期受益2012/12/29 [访问本页PC版]2012年,低迷中缓步前行的中国陶业面临着困境。随着行业持续低迷,陶瓷市场进一步细分化。有企业老板表示担心,明年上半年市场很可能更加寒冷,市场回暖有可能发生在明年七八月以后,理由是上半年本来就是建材市场的淡季,再考虑到今年9、10月份的楼市成交不错,这部分房子大部分是在明年下半年交楼,预计明年下半年趋于回暖。 随着2013年的到来,“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等带来的相关基建投资回暖及新增产能增速的放缓,将使陶瓷行业的景气指数有所提升。 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仍是趋势 今年建材行业普遍遭遇市场寒潮,对于即将到来的2013年,众多行业人士认为明年下半年或会开始回暖。今年的房地产新开工将是明年陶瓷的实际需求,体现陶瓷需求的可预见性,2012年最大需求下游地产处于弱势,新开工面积出现负增长,对应明年陶瓷需求而言将处于弱势,但不一定代表一定是负增长。 据记者了解,今年从年中到年末,各大陶瓷产区停窑率普遍处于20%—30%的历史高位。目前,陶瓷行业产能闲置情况较为严重,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大面积停窑检修使得陶瓷供给增速下降,降低了行业有效供给、改变了当前的供需格局。但在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仍是中长期趋势。许多企业库存预计至少5个月才能消化。 近期,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透露,未来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预计在“十二五”后三年发展时间里,可能20%左右的产能会被淘汰,目的是在“十二五”期间使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结构转型能够迈上新台阶。 历年来,陶瓷企业通常在春节前20天停窑检修,但是今年全国各个陶瓷产区停窑检修都来得比较早,且范围与规模超过以往。12月初佛山陶瓷企业停窑已经超过一半。 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目前陶瓷行业需要迈过去的两道坎。陶瓷行业已经到了告别规模扩张的时代,需要适时改变粗放经营,把战略转型升级的落点放在了产品品质的提升上。有行业专家指出,陶瓷行业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阶段,部分企业盈利提升将比较艰难。 “现在中国的陶瓷不一定要靠量取胜,我觉得应该提升品质。”远泰制釉董事长巫汉生向记者介绍远泰近年来的品牌化经营思路。在几年来,陶瓷行业对品牌的重视已经形成高度共识,不仅在品牌名称、品牌形象上下足功夫,而且投入专门的力量展开品牌知名度、品牌口碑的持续传播。陶瓷行业正逐渐走向全面品牌化经营的时代。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