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艺术品投资回归理性2013瓷器收藏获将回暖

  2013/1/28  [访问本页PC版]

    律海明认为,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中,文物最具代表性。然而我们国家的文物却无法流通,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他说:“近几天在北京地区与一些企业家座谈,我发现很多企业家经过了2011、12年的风霜之后,已经开始真正的关注艺术品市场的运作、藏品的传承和文物的流通问题。”律海明认为,近两年文物市场的低迷现象的根结在于文物无法正常流通,这也致使了很多拍卖公司拍卖的文物无法追踪其真实性,外界对于拍卖现场的文物到底是真拍还是假拍根本无从知晓。

    律海明举例说。“就瓷器而言,在民国以前瓷器被作为财富储存起来,比如旧时皇上赏赐瓷器给臣子和后宫,实际上就是一来作为摆设,二来作为财富。《清宫档案》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雍正下旨让唐瑛烧制一件瓷瓶以备急用。这充分说明了艺术品在当时的受重视程度,而在当下我国能够与其他国家财富储备相抗衡的也就是这些文物了。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传承、发扬,使之成为祖国强大的一部分呢?这是我的意见。”律海明告诉记者,他认为文物的流通并非卖国,就宋瓷而言,同一件宋瓷的价格在国内拍卖只能够达到在国外拍卖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致使大量宋瓷流失海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宋瓷不可以拍卖和流通这一规定,律海明表示质疑,他认为,宋瓷之所以大量流失海外和这一规定有直接关系。他说:“原本我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时是为了保护文物,但是现在看来这一规定非但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反而在客观上刺激了文物的外流。试想,如果像宋瓷这样的文物能够在国内比较宽松的流通,谁还会铤而走险将自己的东西运往国外呢?我们的法律太滞后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宋瓷极具收藏价值

    针对古瓷器收藏,律海明说。“中国人的收藏还没有达到以文化和艺术为标准的程度,许多国外的收藏大家会收藏元、宋之前的瓷器,而国人恰恰相反,大多收藏的是明清瓷器。但是相比之下,宋代瓷器的文化背景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如果非要选出能够代表中国瓷器水平的古瓷的话,那么非宋瓷不可,虽然现在国内市场依旧是明清瓷器的天下,但是市场已经慢慢的出现了倾斜,宋代瓷器的地位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

    律海明认为想要进入陶瓷收藏领域,首先要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不要盲目的跟从。比如对于元青花的收藏来说,现在元青花的价格已经封顶,如果在这个时候入手想要再卖出高价难度可想而知。而市场前景明朗的宋瓷却值得投资,虽然宋瓷的价格已经增长了不少,但是与其本身的价值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律海明说:“对于宋瓷而言,不应该只关注五大民窑,也要关注其它窑口的瓷器,比如龙泉窑、吉州窑、越窑、建州窑等等,这些窑口原来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烧制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瓷器。”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