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产业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2013/1/28 [访问本页PC版]创新驱动提升传统产业 1月16日,广东省环境信息综合发布平台显示,珠三角62个站点中有43个出现pm2.5超标。其中11个站点为中度污染或以上,分别位于广州、佛山、江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广东,珠三角的环境最为恶劣。而在珠三角,佛山的环境屡屡垫底。谈到珠三角环境污染问题,广东省领导多次以佛山建陶产业为例。 实际上,建陶产业生存的压力,并不仅来自于各类环保政策以及资源限制。近几年来,中国的低价瓷砖对国际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瓷砖协会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就公开质疑中国瓷砖的低价竞争优势是牺牲环保、劳保及知识产权保护换来的,作为中国建陶产业的龙头,佛山产区也因此招致了最多的非议。 不久前,佛山执法部门查获一家陶瓷企业偷排废泥渣,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广东各种陶瓷废渣、废泥等产业废弃物,实际数目可能接近1000万吨,其中仅抛光砖废渣每年就有300万吨。陶瓷废渣循环利用被视为解决陶瓷固废的重要出路,专家呼吁,行业对陶瓷生产上下游的产业配套、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市场销路、技术指标亟需尽快明晰。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在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不断出台的情形下,环境保护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日,佛山市副市长刘炜指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内生增长,是佛山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决策,低碳绿色发展不但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责任和义务。在转型大潮中,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一定要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贯穿在经济发展之中。 事实上,目前亦已经有不少建陶企业主动增加环保投入,通过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创新、实施清洁生产、狠抓安全生产等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初期的发展,投入和收益会存在矛盾。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表示,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会给予企业补偿,“如果当国家的整体发展确实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明确‘发展是第一要义’,一切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企业不能只低头拉车,要看看大政策。”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