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新自贸协定这五年

中国经济时报  2013/10/2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10月1日生效后,两国进一步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深化产业分工,全面推进农牧业、林业、家电、服装等货物贸易领域的合作,并促进了教育、旅游、环境、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发展。自贸协定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营造了更加开放和稳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双方企业和产品按照《协定》提供的优惠条件进入对方市场,有利于拓展合作空间,提高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两国消费者也可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新西兰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发展比较集中,农、林、牧业发达,经济的外向化程度较高。在货物贸易领域,乳制品一直成为新西兰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但自然资源比较缺乏,而资源型产品正好是新西兰的优势产业。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优势比较明显,加工制造能力较强,而这也是新西兰所缺乏的。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的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贸易双方交换各自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这种基于资源禀赋差异而发生的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由于中国和新西兰贸易互补性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分工形式。由于中国和新西兰两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符合国际贸易理论。

      中新自贸协定签署和实施5年来,其制度性优势逐步显现,两国已经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新合作的新局面。

      5年来,双边贸易呈跨越式发展。2008年自贸协定实施当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新贸易额逆势上扬,同比增长30%,令世人瞩目和艳羡,中国一跃成为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后,双边贸易额以年均18.6%的高速度增长。201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45亿新元,比2007年增长近一倍。今年1至8月,双边贸易额达109亿新元,中国进一步跃升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新西兰优质农牧业产品对华出口成倍增长。乳制品、肉类产品均实现500%以上的大幅增长,木材也实现了300%的增长。即使是对中新经贸合作最乐观的人也预料不到这样的成果。目前,新西兰的乳制品、牛羊肉、奇异果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新西兰建筑设备制造企业——framecad,从中新自贸协定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该公司输华建筑设备的关税已经从协定签订前的9%下降到目前的3.5%。得益于中新双边自贸协定,新西兰咖啡出口到中国的关税已经从15%降到零关税,新西兰咖啡连锁企业——esquires,在华经营点从两家逐渐扩大到250家。正因为有了中新自贸协定这个平台,中国海尔集团顺利购买新西兰著名的高端家用电器制造商菲雪派克公司2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为海尔“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