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港口高起点规划 面临新一轮洗牌

中国海事服务网  2013/11/20  [访问本页PC版]

    我国沿海港口应顺应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向港口服务的物流化和高端化发展,并从被动顺应向主动适应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港口服务业,积极参与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港口的独特作用并增加投资收益。港口需以客户最终需求为中心,充分考虑自身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集疏运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各有侧重的布局装卸货种、航线配置,实现互补性的发展,最终提高对于客户的综合的服务水平。

    港城联动共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港口作为对外交往的门户,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作为港口的重要依托,也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持。将港口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并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这种模式具有港口社区、港城一体化、港口发展绿色化的特点。港口的规划、建设和布局应与所处的城市乃至所处经济圈的整体规划、布局相一致,二者合二为一。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时以港口发展为重要考虑对象,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充分考虑港口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要求。港口的发展不会影响到社区内各方的利益,并在利益上与社区内各方实现共赢。港口大量应用绿色技术、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与所在社区的环境和谐相处。港口是环境友好的绿色港口并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使港口、产业、城市相辅相成、相融相促,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推进港航共建,加强港口间深度合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港口与航运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振兴海运业。振兴海运业,必须加强港航合作。

    航运业与港口业是兄弟行业。航运企业与港口企业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互相帮助与扶持,同心协力,团结合作,互惠共赢,承担起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的社会职责。在法律与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实现资源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构建合作联盟机制,走合作共赢之路,共同促进我国航运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港口间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一是可以实现港口间横向资源和功能互补,二是可以实现与港口业上下游价值链相关行业的纵向职能互补。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共同构建层次合理的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共同提高我国沿海港口整体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共同服务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2014年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为复杂,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港口生产的波动,国内新一轮产能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将极大的影响港口大宗货类,沿海港口总体将保持较低速的平稳增长。因此,中国的港口建设要集装箱化、深水化。港口服务高端化、一体化。港口运营地方化、民营化。港口竞争网络化、集群化。港口企业整合化、联盟化。港口管理信息化、绿色化。港口规模大型化。港口生产市场化。港口间继续加强在管理优化、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级,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影响,任何一个港口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必须抢准点、定好位,要在新一轮港口大洗牌中抢得先机。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