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造船业初现复苏迹象国际船舶网 2013/12/20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造船订单量首次出现大幅回升,但并非所有船厂都如此幸运。 今年造船厂迎来了订单量和造价齐现复苏局面,然而生意的好转不足以掩盖行业存在的问题——造船业仍在为应对5年前市场崩溃造成的后果而苦苦挣扎。 很多船厂在交付景气时期接到的大部分订单后业已减产,如今其注意力再次集中在赢取新的订单上。 由于贸易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回暖,船厂的造船坞又有不少空余泊位,导致今年的订单量较 2012年增长了一倍。 伦敦船舶经纪行clarksons的调查结果表明,今年最热销的当属超过8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其订造量比上年直线飙升6倍有余。另外在下半年的干货船舶市场,海岬型散货船订单增长238%,大灵便型船增长l30%,反映市场已强势反弹。 clarksons 的数据显示,相比油船订单的60%增幅,散货船的整体订造量上升110%,从中体现出贸易市场的相对需求。由于投资者对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颇感兴趣,促使lpg运输船订单量上升130%。 与此同时,clarksons估计船厂的手持订单量已从市场上现有船舶的50%减少到20%左右。 上述比例缩减意味着,造船厂手里平均只有不到2年的工作量,而市场高峰期为3.6年。那些下单的人现在只要等20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船,而2008年需要等36个月才能交付。 订单的缺少意味着现在仍是买方市场。据clarksons调研部门负责人steve gordon估计,2007年和2008年获得过订单的船厂当中,现在只有不到50%有活可接。“船厂的产能确实有所减少,”gordon说道。 他表示这是由于需求相对偏低及业界开始追求船舶效能所引起,从而促使船东只与那些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流造船商合作。 gordon对今年的市场评论道:“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一投资者被低廉的价格、优惠的付款条件及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合适的船所吸引,此外最近达成的交易都与省油节能和满足控管规定有关。” 投资者处主导地位 “现在的投资者想确保自己得到合适的船,因此他们非常青睐那些有相关建造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造船厂。船厂现在正努力迎合船东的要求。”gordon补充说。 gordon认为,一个双层结构的市场正在形成。“受青睐的船厂不愁接不到单,而那些根基不扎实、实力较弱的船厂则处境艰难。”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