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卖场盛年已过 主要外资连锁去年关店26家2013/2/14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在零售业跌入七年来最低谷的2012年,跨国零售巨头们在中国市场集体放缓了扩张的脚步。根据联商网最新整理的盘点资料显示,沃尔玛、家乐福、tesco这排名全球前三名的外资企业,去年开店幅度平均降低27%。 与此同时,关店潮中也出现大批外资企业的身影,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退出中国市场,麦德龙与富士通联手的万得城正在为中国所有门店寻找买家。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外资连锁企业2012年关闭了26家门店。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 “大势所趋”集体减速 沃尔玛、家乐福此前一直是外资在中国市场扩张速度的风向标。但根据联商网统计,沃尔玛2012年明显放缓扩张步伐,新开店铺仅30家。2010年,这个数字是50家,2011年则是43家。势头迅猛的大润发虽然以新开34家门店位居外资超市之首,但依然比2011年少开8家。 家乐福与tesco的减速也同样明显,上述两大集团新开店数量从前一年的35家和16家分别减少到去年的18家和13家。就连声称“到2018年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将达到300家”的乐天玛特,也仅开出11家门店,远远低于预期水平。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最近几年推动零售业高速成长的因素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经济增速减缓,消费明显不足,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其次是竞争日益激烈局部市场饱和。从地域上看,在一二线城市,有的业态已经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从流通方式来看,厂商自建渠道、电子商务等等都会对现有的流通渠道产生分流的影响,连锁企业中单店亏损的比例在增加,有的企业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亏损。 另外,人口红利消失,成本大幅上涨。一方面零售业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69位超市业态的金牌店长所在门店进行的统计,2011年和2010年同比人工成本增长了19%,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5%,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是企业的刚性成本,企业迫切需要更大的利润空间来弥补这些成本。 外资本土一守一攻 为此,外资零售企业纷纷进入调整期。“以往企业关注的是市场份额,发展策略也以规模扩张来带动销售增长。但现在提升原有门店的单店运营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前家乐福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促使外资企业动手关闭不良门店。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