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消息称下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

  2013/3/25  [访问本页PC版]

    逐步理顺偏低的天然气价格,客观反应天然气市场供求变化,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此乃发改委启动气改方案的最大动力所在。常睿强调。

    当下,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仅4.03%,远低于全球天然气23.8%的消费比例;作为非清洁能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竟高达70.45%,远高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

    根据权威部门所作出的市场远景预测,到2015年,国内天然气需求达到2500亿立方米。这其中,居民用气和天然气汽车用气复合增速将分别高于8%和29%。

    业界普遍看好此次气改。因为天然气价格逐步接近市场均衡价格,这将有益于促进非常规气的开发,形成一个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的有力的开发态势,并最终反哺于绿色能源产业的提升。

    毋庸置疑,此次天然气涨价,无论涉及生产还是生活两大成本都将增高,对制造企业、对广大民众影响无疑亦是最大的。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去年10月,国家先后颁布了《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把天然气价改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前年年末,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气荒之后,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终于破茧而出。国家发改委于广东、广西试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主攻方向是天然气价格由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

    此次气改试点,采用市场净回值方法,制定出门站价,并与进口液化气和燃料油进行价格联动,再由门站价倒退回上游的气田出厂价,且下游的终端价与门站价进行联动,由此形成天然气上下游价格。

    可不能不讲,现存顽疾难以彻底破除。常睿分析称,不少地区虽已改为政府指导定价,但在涉及定价各环节仍未松手。即便在价改先期试点的两广,气田出厂价仍由国家发话。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内天然气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手握资源的上游生产企业处于强势地位,缺少话语权的中下游然气公司处于弱势地位。而上游尤其是出厂价与管输环节缺乏竞争,这将导致天然气产业链整体活力不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对媒体明确表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对即将出炉的气改方案,业界有这样一个直观的评判:3.5元的天然气价位是一个标志点,高于此点意味着真正改革的到来,低于此点意味着以往调价的延续。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