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出口企业苦撑升值:为保客户只能降价

齐鲁晚报  2013/5/28  [访问本页PC版]

    郭晓华说,“以对日出口为例,日元贬值,日本客户国际采购的成本大幅度提升,但市场价格不可能马上提上来,客户希望我们能够降价,而国内企业降价的话,直接损失的是利润,如果不降价,就意味着市场占有率降低。”

    “为了保住客户,只能通过降价、让利,即便略微亏损,也要维持客户关系,因为大部分日本客户是长期合作,一旦中断了再联系就很难了,所以大家还在艰难地维系。”郭晓华说,虽然眼下困难重重,但合作双方预期市场未来会有改善,现在只有想办法保住市场。

    “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虽然我们通过中间商出口,已签订的在手合同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后续合同肯定会受到影响。中间商要维持一定利润,势必要压低价格,这样的话,订单接不接就是一个问题。”华裕丝绸副总经理郭明伟说。

    人民币升值多少,企业利润亏多少

    除了订单缩减,人民币升值,出口加工企业要结汇时面临汇率损失。

    美佳集团是一家水产品大型加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欧洲、美国、东南亚国家,郭晓华说,企业出口业务多以美元进行结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就相当于企业利润亏损多少。

    同时,人民币快速升值,因为生产周期造成的成本损失,对出口加工企业也是非常不利的。

    郭晓华说,企业一般是先采后卖,原材料进货后还有一段在库时间,比如,以6.5美元/公斤购进的原料,因为美元贬值,现在可能只要6美元/公斤,实际上导致了生产成本增加。如果从国内采购原材料的话,采用人民币结算,由于人民币处于升值过程中,对出口型企业来说也不是好事情。

    不过,人民币升值对于企业生产成本造成的影响,不同企业看法不同。烟台水星董事长孙传林介绍,企业60%-70%原材料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的话,从国外采购原材料的成本相应降低,会对冲掉部分汇率风险。

    “我们会根据市场的状况,及时调整原材料采购渠道,并且争取做到快进快出,减少原材料的积压。”孙传林说。

    转内销降成本

    “面对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企业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美佳集团副总裁郭晓华说出了大多数出口企业的苦恼,“我们只能从降低成本、内部挖潜上入手”。

    郭晓华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尽量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增加一些设备来减少人工成本。此外,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换代,有些低等级的产品被淘汰。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