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上半年建材工业增长较快但有“水分”

中国质量报  2013/8/15  [访问本页PC版]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也不可或缺。以玻璃纤维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144.6万吨,同比仅增长2.5%,而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表明玻纤原纱产量虽然接近零增长,但玻纤企业致力于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已成为玻纤行业的发展共识。

    一些建材传统行业也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尤以水泥行业为代表。“按计划组织实施劣势企业腾退和落后产能淘汰,促进新型建材产品和环保产业快速上规模、上水平。”谈到下半年工作思路时,北京金隅集团副总经理王世忠如此表示。

    资产投资往哪去

    行业能否发展或发展质量好坏,往往取决于投资力度。统计显示,自去年以来,建材传统行业投资下降,制品行业投资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趋向平稳,今年上半年建材投资同比增速低于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

    在建材工业整体投资增速下降背景下,资产投向哪儿就显得尤为关键。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但投资技术含量却未能相应提升。

    数据显示,2012年建材工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万亿元,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4602亿元,占完成投资比重40.9%,这个比重甚至低于建材工业“十五”末期46.2%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建材完成投资中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比重39.1%,比去年全年水平又有所降低。“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还是围绕产能和规模的扩大为目的,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的项目不多。”周鸿锦说。

    以玻璃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1%,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新产品、新技术储备不足。但不少力推转型升级的企业已注意到这一点。北新集团建材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乃岭表示,未来3至5年,公司将会加大绿色建材技术投入与资产投资。“做大做强新型建材的制造业务,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建材。”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