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租连涨52个月 住建委竟称可承受华夏时报 2013/8/17 [访问本页PC版]紫金庄园业主钱先生告诉本报记者说,紫金庄园如今以群租方便在附近闻名,其中群租现象最严重的是2号楼,这栋共有22层的建筑,“每层都有几家租户”,也多以隔断单间和床位形式出租,更有甚者连厨房都改为了单间。据钱先生估算,仅紫金庄园2号楼的群租者就有上千人,楼体、电梯都不堪重负。 记者随后以租房者身份向紫金庄园门口的一位“二房东”询问时发现,这些“二房东”并非散兵游勇,看房前他们都会打电话征得“公司”的同意。 当记者提出担心近期出台的群租新规时,一位姓王的“中介”表示,根本不必担心,“不打隔断、不分床位,这房子谁租得起啊?这个小区的房子整租一个月房租要七八千元,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谁租得起?” 清不空的地下室 事实上,这并不是北京第一次治理“群租”。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微博]、住建委等八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出租房屋安全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规定房屋出租人违法改变房屋结构或使用性质,将房屋隔成若干居室对外出租的,应拆除隔断,恢复原状。 这份《通告》在当年引起极大反响,也被媒体视为北京市对“群租”的第一次宣战。当年,朝阳区劲松街道在该《通告》发布后启动了“群租房屋整治专项行动”,以群租问题最集中的百环家园社区作为试点,率先拆除群租房的隔断。 据当年曾在此居住的张小姐介绍,当时不少租户被迫另觅他处安身。但这项行动最终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极大的反对声中,该行动在开始后不久便偃旗息鼓。日前,记者再来到该小区调查时发现,如今该小区内群租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据杨小姐回忆,除2009年针对群租的政策之外,2011年北京针对地下室的集中清理,也是令她痛心的回忆之一。 2011年,北京市展开了一场清理人防地下室的行动,北京市民防局领导公开表示,从2011年起,北京将用半年到一年时间,集中清退人防工程中的散居户,人防工程将逐步公益化,不用于经营出租住人。 2011年上半年,北京多处地下室遭遇停水、停电等困局。由于损失严重,收到关停通知的北京地下室经营者先后两次聚会商讨解决方法并统计损失。北京市有关部门给出答复,所有在1月8日之前人防部门下达的关停通知全部作废,北京地下室关闭行动在经营者的努力之下暂缓。 “实际上2011年的关停行动对我们没有太多影响,我的店至今也一直开着。”一位山西籍地下室宾馆经营者近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她的店从未关停。“对我们来说唯一的变化就是以前跟民防局签合同,后来是跟住建委签合同,其他的变化基本没有。”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