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家具建材行业奢望大规模棚改收益

中国证券报  2013/8/22  [访问本页PC版]

    探索吸引民资新手段

    “对棚户区改造而言,房企面临的机会就是有新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挑战就是棚户区的改造成本由谁来承担。”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首先棚户区的改造成本越来越高,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的成本是多少,成本由谁来承担?如果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又可能会进一步推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如果由参与棚户区改造的开发商来承担,高成本的改造费用不是所有开发商都可以承担的,开发商的利润率有可能因此而降低,这有可能损伤开发商参与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性。中央不断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但参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企业大多数是央企和地方性国企,用怎样的手段吸引民资还需要探索。

    “进行棚户区改造,处理好各方诉求有一定难度。”有业内人士坦言,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虽然会有一些对参与企业的利好政策出台,银行也会对棚户区的改造给予支持,但是改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

    上海一家上市房企总经理表示,现在许多房企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并不敢轻易参与,最大的难题就是拆迁。当前棚户区改造的拆迁成本较高,以上海内环附近为例,一亩地的拆迁成本已经超过一亿元,前几年可能只需要两千万元。而且受各种因素影响,拆迁进度无法预料,很可能长期拖延,那样投入资金的利息成本也十分沉重。

    国务院对棚户区改造提出了六项政策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增加财政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信贷支持,扩大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参与棚户区改造等。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把握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机遇,应建立在对相应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对于棚户区改造,如何将盈利性、公益性、长效性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是目前房企面临的一个挑战。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机会的角度来说,由于当前土地市场价格已经处于实质性上涨阶段,房企之间对于优质地块的竞争已非常激烈,在土地市场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代价已相对较高。因此,房企有可能借道棚户区改造的机会进入重点城市的中心区域市场。但是,房企也有可能借机利用棚户区改造的机会拖延改造进度,成为圈地囤地的借口。因此,在推进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应该防止囤地圈地现象的发生。还有专家表示,除了建设资金、拆迁等问题,还必须警惕少数权力部门利用棚户区改造寻租的倾向。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