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巴西对我国陶瓷业发起反倾销 欲征264.1%关税

  2013/8/28  [访问本页PC版]

    难道国内陶瓷企业不会奋起反击吗?

    记者从陶瓷工业协会官方网站上了解到,仅今年年初组织对巴西反倾销调查的应诉律师费就高达56万元人民币,但截至缴费日期,仍有部分企业未能凑齐所需费用。“我们这一行本身就是高成本低利润,在巨大的出口额下,往往是中小企业入不敷出的现状,这时还想光靠企业自身凑齐这笔费用并不简单。”广西一位陶瓷餐具企业负责人对记者透露。

    而除了巴西之外,近年来欧盟、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地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已对我国瓷砖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

    对此,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认为,巴西等国屡次对我国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展开反倾销调查,在调查期间,我国陶瓷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都会受到影响。但同时,由于反倾销调查的屡次历练,也可能倒逼我国陶瓷产业和企业的转型,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低附加值之患

    “外患不断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忧。”邹明晓进一步表示,他所说的内忧,源自我国陶瓷行业目前面临的产业现状。

    北流仲礼瓷业副总经理陈向阳也告诉记者,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完全是一个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以一个成本1美元的陶瓷茶杯为例:出口到欧盟的售价能达到5美元左右,但国内企业仅能获利不到0.2美元。其余大头被国外经销商拿走,他们除去运费等开支约1.5美元,实际获利超过2美元,是我国生产企业利润的10倍以上。

    “产品同质化严重,各大厂家销售市场集中度高,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为了提高销量并占有市场份额,陶瓷企业不惜降低价格,薄利多销,这就导致了行业普遍利润微保”陈向阳透露。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夏高生则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同时,近年来陶瓷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造成产能过剩的现象日趋明显,再加上房产宏观调控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供需进一步失去平衡。

    面对失衡的市场,有些国内企业为求生存只能铤而走险。据陶瓷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出口陶瓷企业中,被进口商提出过“过分要求”的不在少数。由于陶瓷市场几乎沦为买方市场,使得很多出口企业只能为了拿到订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短期利益伤害行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