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印度经济陷入系统性困局

  2013/9/15  [访问本页PC版]

    其二,加息。例如,巴西、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近期都采取了加息措施,应对资本外流。而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财政压力显著的条件下,大幅加息尽管可能起到留住国际资本的作用,但其对国内经济的副作用也很明显,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

    其三,放任自由,允许卢比自由贬值,而获取“贬值红利”,曲线救国——通过本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缓解贸易赤字,刺激国内经济。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印度政府基本上是选取了这一路径。

    问题是印度制造业占比重很小,贬值红利的作用可能不会太明显。尽管印度财长奇达姆巴兰宣布将经常账户赤字从去年的880亿美元削减到今年的700亿美元,约下降gdp的1%。但这毕竟只是官方为消弭市场担忧而一厢情愿的愿景,能否真正实现并不确定。这样的话,如果允许卢比自由贬值的话,那就很有可能触发进一步的资本外流,导致恶性循环。

    “qe后遗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的计算,自第一轮qe以来,累计有4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逐渐趋稳,市场对美国将退出量化宽松(qe)已形成了基本一致的预期,不确定性只是在退出的时间点和具体政策细节上。与美国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大面积的不景气。

    这样,过去三四年来大量涌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际资本就会回流。而回流必然从经济表现最差的经济体开始。而如果应对不当的话,就很会重复类似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教训。印度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目前面的困局就部分是“qe后遗症”的体现。

    近日,路透社援引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的表述,声称新兴市场经济体很快会推出联合行动,计划联合起来在外汇市场上采取干预措施。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联合干预在政治上的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