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四通集团建卫陶瓷废料利用技术获2500万国家补助2013/9/4 [访问本页PC版]在国家发改委启动的2013年建材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废瓷综合利用成为陶瓷领域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新目标。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代表陶瓷行业企业,担纲建筑和卫生陶瓷废料回收利用项目研究推广的主角。 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依托绿环陶瓷研发的废瓷回收利用专利技术,新建陶瓷废料生产示范线以回收利用建筑卫生陶瓷废料生产瓷泥及陶瓷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他们针对废瓷特点,从原料选择、坯釉配方、工艺控制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加入高塑性、高保水性黏土,提高瓷泥的可塑性;控制泥料颗粒级配,改善产品成型性能;利用复合助熔剂,降低烧成温度;加入微量元素,抑制铁杂质显色。这些技术创新措施将有效地解决在瓷泥中大量使用废瓷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废瓷利用率达到30%以上。 据介绍,广东四通集团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国家补助资金170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建筑卫生陶瓷瓷泥8.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年可生产建筑卫生陶瓷产品100万件。同时,坯料中废瓷粉掺入量达到30%~36%,余热利用率超过35%,综合节能10%;so2排放低于300毫克/立方米(标准),烟尘低于80立方米(标准),减排co2达20%,每年可回收建筑卫生陶瓷废料2.8万吨。 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总经理林志江告诉记者,公司注重社会责任,倡导环保生产理念,是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还是南庄镇建陶产区首批使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的陶瓷生产厂家。溶洲建陶二厂与华南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结成了产学研联盟,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入手,成功突破建筑卫生陶瓷废料回收利用核心关键技术,获得5项国家先进技术专利,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水平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溶洲建陶二厂建筑卫生陶瓷废料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攻关团队依托企业现有的两条墙地砖生产线,研发原料配方技术、干法粉碎技术、新型坯体增强技术等关键技术,使坯料中废瓷的掺入量达到了60%。项目总投资5856万元,得到国家补助资金850万元。示范线建成后,年可处理陶瓷废料3.2万吨、生产各类陶瓷墙地砖400万平方米。掺入废瓷粉的坯料制成瓷泥,可塑性指标约为3.2~3.6,余热利用率超过38%,综合节能11%以上。项目在广东省推广后,按2020年可对50%废瓷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年可达16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节约综合能耗6.65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6.63万吨,减少so2和nox排放分别为565吨、493吨。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