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亚洲航运业的未来与中国机遇——访克拉克松研究部总裁martin stopford

中国船检  2014/1/20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航运和造船行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寒冬,运费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低水平,很多船厂陷于无单可接的窘境。展望未来,市场复苏的格局依然复杂,且航运业面临的由新规范驱动的一段时期的技术变革、降低行业碳排放的压力以及高燃料价格,使得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航运业、造船业发展如何成功突围?机遇在哪里?带着这些热点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克拉克松研究部总裁martin stopford。

      记者:您是世界知名的航运研究专家,我们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听您讲述关于未来的一些见解。

      stopford:ccs在国际海事舞台上非常活跃,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些年,中国的航运发展也十分迅速,2011年,据克拉克松统计,中国已经超越德国从第四大船舶登记国晋升为第三大。特别是,香港回归中国后,悬挂香港旗的船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有很多中国大陆地区船东也选择了悬挂香港旗帜,并且受益匪浅。

      记者:您如何看待有些大陆船东选择香港旗?

      stopford:不仅仅大陆船东喜欢选择香港旗,其他很多国家的船东也会选择在香港旗下运营,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考虑还是税率方面的优惠。目前世界船东中占72%的船东都悬挂外国船旗,并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因此中国船东做的事情并非异类。另外,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船旗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记者: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大陆船东选择香港旗,会削弱中国内地航运业的实力,您怎么看?

      stopford: 虽然有人会这么想,但总的来看,香港航运业也是中国航运业的组成部分,总体上不会削弱中国航运业的实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悬挂香港旗,对于部分中国内地船东的发展更为有利。

      记者:如何评价新加坡和香港之间的竞争?

      stopford:我认为,在亚洲范围内,并不是只有一个航运中心。亚洲的航运区域占据很大面积,新加坡、香港、上海这三个航运中心都在发展中。新加坡距离印度洋和南中国海更便利,但与中国的距离,香港比之优越,而且在距离上,香港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很近。再看上海,身处中国大陆腹地,各种各样货物通过上海运输更为便捷。

      记者:也就是说各有所长,可以共同发展。

      stopford:是的,这三个航运中心的发展有不同的风格,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未来船舶融资的发展趋势对三地的成长很重要。未来航运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融资问题。到目前为止,欧洲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东团体。但自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商业银行遭遇到了过去50年未遇的艰难困局,我们目前正等待欧洲金融机构的“重建”。那么,在欧洲银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亚洲金融机构是否会接管他们之前的这些份额呢?这要有待观察。但目前像新加坡、香港和中资的一些金融机构正在努力扩展更大的生存空间。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