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四川三年减少20家陶企48条线

陶瓷信息  2014/10/12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近期,记者在统计产能调查数据时发现,今年的产能调查数据较之前产能数据有较大的变化,其中陶瓷企业减少了20家,生产线减少48条,但总日产能却增长了近二十万平方米。

    在陶瓷行业内,一般都会把在当地法院申请破产的企业和常年处于停产状态、且车间内主要生产设备都被拆卸转移的企业,定义为倒闭型企业。在“2014陶瓷业长征iv”产能数据调查中记者发现,四川产区内也有一批常年处于停产状态,且关键的生产设备已被拆卸完了的企业。

    在“2011年陶业长征ⅰ”产能数据调查中,当时整个四川产区有16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其中夹江就有95家。然而三年过后,在“2014年陶瓷长征iv”产能数据调查中,四川产区内的陶瓷生产企业只有140家左右,此时夹江产区的陶瓷生产企业数量已经锐减至83家,是整个四川产区企业减少数量最多的地区。

    2011至2014年期间,四川陶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区内的陶瓷生产企业也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现代化生产模式过渡。

    但在过渡的进程中,传统的生产企业与现代化生产企业之间也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碰撞与交锋,最终依靠现代化生产设备的企业在交锋中获胜,从而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企业。据了解,在四川产区淘汰的20来家陶瓷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产能落后、生产线老化所致,只有极少部分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才遭淘汰。

    为了了解更多有关陶瓷企业减少的信息,本报记者在调查中走访了夹江、沙湾等几家已经关停的陶瓷企业,发现不少原来红极一时的陶企如今已经沦为养猪场、色料加工厂、贴牌商(企业)的仓库,这是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有意料到的。此外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造成这些倒闭的企业共同原因则有:厂房破旧、生产线老化、窑炉短且窄。

    除以上在四川产区的陶瓷产业洗牌中被淘汰的陶企外,有部分企业则是被产区内优质的大型企业所兼并重组。据了解,在夹江产区中就出现过很多起兼并重组的案例,如华宸收购奥斯堡、兴泰和收购原美乐等等,此类情况也是造成四川陶瓷企业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减少势必会造成生产线数量的减少。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生产线数量的减少其中有一部分是企业减少所致,还有一部分则是企业为了优化生产线结构,淘汰落后生产线所致。据了解,夹江产区在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大生产线的技改力度,甚至原本拥有17条生产线的企业,技改后只保留了9条线,这种现象在夹江产区企业中非常普遍。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