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投资者应区别对待新兴市场国家

  2014/10/2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全球增长放缓引发的恐慌对新兴市场造成的冲击大于对发达市场造成的冲击,这一点并不出人意料。到上周末,发达市场股市已收复了大部分失地,而全球新兴市场股市下跌了1.7%,通常最抗压的亚洲市场股市下跌了0.9%。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写道,本周早些时候,新兴市场资产的反应较为克制,但那“反映出一个事实:它们已然经历了幅度不小的下跌,所以头寸调整可以说不那么剧烈了”。

    新兴市场货币已经疲软了一段时间,今年以来已贬值逾5%。尽管新兴市场投资级债券相对而言更加坚挺,但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日益放缓、通胀减速(disinflation)和通缩的压力有所增大。

    我们可以找到与结构和周期相关的理由,来支持继续看淡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的前景。但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应更加细致地看待问题。尽管新兴市场不会与世界其余地区脱钩,但在这个覆盖范围极广的资产类别中,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或许会变得更为显著。

    亚洲尤其需要重塑自我。它的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在未来不太可能像在过去10年里那么有效。2011年,亚洲的出口达到顶峰。自那以来,制造商的定价能力变得越来越弱。最重要的是,中国开始转向更加依赖国内需求拉动增长的模式。高盛驻香港的安德鲁•蒂尔顿(andrew tilton)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出口通过供应链纽带对亚洲其余地区产生了很大的溢出效应,但这些效应已开始减弱。此外,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稳定下来,这意味着对贸易收益的争夺将更多地变成一场零和游戏。

    另一方面,发达市场的增长正变得更加缓慢。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高级经济学家什韦塔•辛格(shweta singh)指出,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将不再是新兴市场的首要消费者,因为美国的竞争力提高了,对能源的依赖下降了”。此外,全球信贷成本正在升高,也推高了亚洲那种债务驱动型增长的成本。随着息差扩大、本币贬值,新兴市场企业的资金环境正在趋紧。

    不过,这一重大宏观趋势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例如,近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青睐的外汇交易之一,是做多印度卢比、做空印尼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油价下跌对印度经常账户和通胀产生的有益影响,还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对美元融资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意义更为深刻的是,该交易反映出了大宗商品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命运对比的总体逆转。这一逆转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煤炭、铁和石油需求降低。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