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砖同质化背后的故事创新陶业 2014/11/23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一场“同质化时代的营销之道”论坛,再次把同质化这一不可回避的话题推到前台。有业内专家指出,在产品同质化、传播同质化、市场同质化、消费者也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同质化,没有持“一刀切”的否定态度,都比较理性地认识这一陶卫业所特有现象。 同质化,这一我国陶卫业(或者其他产业同样存在)所共有的普遍现象,伴随陶卫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路成长、壮大,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如果我们把视角翻转,不难发现隐藏其背后的一些深层面现象和问题。 同质化在陶卫业的泛滥, 一是暴露出行业整体设计能力不足、创新乏力的最根本问题。因为同质化的多快好省,所以抄袭、克隆一度成为行业的创新主脉、设计主流。多年的市场竞争,尤其与国际品牌的短兵相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这种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隐患。 二是暴露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存在明显差距,不管是维权成本高,还是侵权费用低,国内陶卫业巨大产能规模背后,有同质化的助推,更由此引发同质化的产能扩张狂潮,让陶卫业一路驰骋在规模扩张的大道上,却不知已经步入产能过剩的漩涡,却仍如温水之蛙般逍遥。 应该说,同质化是陶卫业现存最为严重的一个难愈顽疾,饱受市场诟病,也成为业界人士反思行业发展首先印入脑海的问题。因为多年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发展、同质化创新,不仅把市场竞争一步步推向价格竞争的泥淖,让价格狂澜演变成行业主要竞争手段,这柄价格双刃剑在杀敌一千同时也自损八百。虽然可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但却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竞争秩序。还把出口贸易这池春水搅得浑天黑地。本来中国陶卫产品以无以伦比的性价比,借助改革开放的种种红利,短短几年时间便成就世界最大生产国的殊荣,但却因遵循低价竞争策略,导致国内出口价格体系体无完肤,国外反倾销调查接踵而来,更落得贱卖国土的指责,对资源、能源、环境、人力等的透支,成为今后一方面要补偿、一方面不能重蹈覆辙的双重压力。 陶卫业同质化产生的根源,有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有其他一些个性因素的诱导。比如装备、工艺技术的均好性,为同质化提供了可能,不仅成就了大国地位,更持续推进着产品档次水平的不断升级。比如消费者对性价比更高、价格更优惠产品的追求,为同质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温床,不仅导致国内陶卫业的蓬勃发展之势如虹,导致更多“中国制造”陶卫产品走出国门,虽属低档,贴别人商标,但不可否认国产陶卫产品强健的以低价主导的市场竞争力。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