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自贸区方案已基本敲定 负面清单强调制造业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12/19 [访问本页PC版]这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措施,便利化措施最关键,而不是自由化。便利化意味着政府相关管理程序的简化,政府部门之间管理措施协调,所有的东西都要向监管的主体以恰当的方式及时公开,就是透明。 所以便利化就是简化、协调、透明,企业对未来才可预见。这些便利化的改革,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都需要政府改革。 《21世纪》:最终都指向政府的改革? 刘恩专:对,所以中央的顶层设计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搞上海自贸区,各地申报方案最初没有认识到这种高度,随着上海的实践,逐渐开始理解。 《21世纪》:天津做自贸区最重要的是法律体系的完善,负面清单就依赖法律体系。 刘恩专:国家推出第二批自贸园区,涉及战略布局上从南到北布局,三个还是要整合原有封关运作的区域经验,因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中央应该也可能通盘考虑。这个全国人大已经有经验,立法不是问题。 我认为国家应该通盘考虑,各部委、银行、海关总署要支持的新政策,不会是专门针对某个地方,应该是针对第二批自贸园区整体。 负面清单强调制造业 《21世纪》:天津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是不一样的,在具体的政策和做法上有哪些不同? 刘恩专:上海自贸区是商务部国际司设计主导的,天津自贸试验区方案设计是外资司主导的,这体现了国家对天津市以泰达为中心的滨海新区利用外资是肯定的。 天津自贸区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显然不会和上海一样,因为城市功能、经济体量、城市在全球中的地位,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能将天津和上海做简单的比较。 但是,中国开放倒逼改革的政策基调定了之后,不能光靠一个地方。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地方,自贸区进行战略布局,首先表现为区域战略,从南到北,要布点连成线,辐射整个内陆地区,北方、南方都得有。 天津在先进制造业上有很好的基础,当然这不是建立在与上海的简单比较上,而是天津有自身优势。而且天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能够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能在低碳环保行业上引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天津有自身的工业传统,又有毗邻北京的优势,两大城市相互认同也是有传统的,这样天津就有发展自贸区的基础。天津有自己新创造的优势,那就是东疆港,它是天津港的奇迹,创造了融资租赁模式。 从工商注册企业数量上看,天津可能不会出现像上海那样的井喷式增长,因为北方民营经济欠活跃,加之三地同时设立,没有了上海的“独家”效应。 《21世纪》:天津自贸区在负面清单上是否会有突破? 刘恩专:天津方案是商务部外资司主导的,他们就负责负面清单的问题。具体实施方案不清楚,但与上海负面清单比较,至少是一样的。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