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建材家具品牌进驻百货商场 意欲何为?

  2014/12/6  [访问本页PC版]

    老张表示,站在百货商场的角度,面对电商的冲击,除了增强逛、吃、试、歇等消费体验来站稳脚跟,不少传统实体百货商场正向着综合生活购物广场转型,靠“做大做全”来聚拢人气,即横向扩宽经营品类,纵向提升品牌定位。最早的购物广场主要是卖衣服,后来增加了百货、餐饮、在顶层设立电影院等,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业态,增加客流量,增加顾客在商场的停留时间。

    现在,服装、电器等实体店由于受电商的冲击,生意越来越难做,有的无法支付高昂租金,开始慢慢撤出大型商场。于是,注重线下体验的家居消费品“有幸”借着这股东风跃升为百货商场的一大经营业态,越来越多建材家具品牌汇聚在一起,成为了百货商场的主角之一。

    对于百货商场来说,把家具专卖店和餐厅、服装、饰品、电器、儿童用品等百货放在一起的这种搭配方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老张告诉记者,不管什么类型的商家,良好的聚人、留人能力都是百货商场非常欣赏的。

    消费者不难发现,现在北京就有许多综合商场会选择一两个高端的外国进口家居品牌给自己“撑场”,提高商场的整体档次,不求销量,但求“面子”。老张告诉记者:“消费者大多只是路过看看,除非是认准这个品牌的高消费顾客。”

    商户嫌贵,百货嫌占地儿

    对于家具建材品牌来说,将店面开到百货商场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尝试,也是在面对家居建材卖场遇冷、整体销量不佳状况下的逆市扩张,以达到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推广的目的。

    然而,纵使将品牌推到了更多人注视的目光下,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但却甘愿冒着“哪怕逛商场的人并没有直接选购家居产品需要”的风险,租金交了不少,却转化不成销售,家居商家真的会做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吗?谁能不顾背后的渠道拓宽成本呢?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家具建材商家“不敢”进驻百货商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百货商场虽然客流量大,但顾客的消费习惯决定了他们的目标不在家具上;第二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百货商场位于商业旺地,高地租带来的是昂贵的店租,往往是同类定位家具建材卖场的两、三倍。况且,家具建材展位需要较大的空间面积,这对家居商家来说更是“压力山大”。某品牌家具负责人郑女士指出,如此一来,若要保持利润,便只能提高售价,这就难免导致销量下降。“到头来,交不成租金或扣点,百货商场还嫌你占人家地方,进入恶性循环。”郑女士直言。

    郑女士分析认为,店面面积小也是像维意定制、索菲亚定制这类定制家具品牌店有能力进驻商场的原因。“定制店占的面积小啊,而且都不会在商场主力的一、二层的。只要有产出便可负荷租金,维持盈利。”此外,她补充道,另一个有能力进驻商场的家具品类是高端家具,“因为这类家具的单值通常较高。”在北京,并不是所有的百货商场都没有家具,比如中粮广场的纯进口家具,金融街购物中心一层的高端定制家具。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