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区细则将落地 自贸账户有望上半年推出经济参考报 2014/3/28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又一“重头戏”将上演。在多项自贸区金融创新细则落地之后,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透露,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有望在上半年推出。 戴海波是在3月25日由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上海市金融办和自贸区管委会共同召开的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还未落地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整体金融创新体系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该账户体系的构建为资本项目开放留下许多想象空间,也是其他金融创新政策落实的基石,因此极具“含金量”。 去年12月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就提出,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实际上,在近期,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政策细则已陆续出台。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25日表示,从制度层面来看,已基本形成了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框架体系。 所谓“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体现了分账管理、离岸自由、双向互通、有限渗透的核心。根据央行的《意见》,试验区内的居民可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以下简称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开展一部分投融资创新业务。非居民可在试验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以下简称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享受相关金融服务。具体而言,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账户、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其他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可自由划转。同一非金融机构主体的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因经常项下业务、偿还贷款、实业投资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跨境交易需要可办理资金划转。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区外的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流动视同跨境业务管理。 分析人士表示,自由贸易账户和境外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体现了“离岸自由”,而自由贸易账户与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则体现了“有限渗透”,二者结合则体现了“一线完全放开,二线有效管住”的原则。尤其是《意见》中提到的为偿还贷款、实业投资等跨境交易需求可办理资金划转,为未来资本项目开放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表示,未来的央行资本项目开放细则,从自由贸易账户向境内银行账户的渗透可能将设置一个额度,并在资金划转的用途上给予规定,以此实现有限的资本项目开放,而伴随着试点逐步成熟,开放程度也将更大。他还表示,对于资本项目开放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外币,未来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将是沿着先本币、再外币的路径,一些跨境的负债先放开人民币项下的自由流动,再逐步敞开至外币。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