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家具卖场下沉 北京中粮广场成“没落贵族”

  2014/7/27  [访问本页PC版]

      然而市场情况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居然之家北四环大厦的正式开业,其国际家具馆便吸引了罗奇堡、写意空间、非常家等大牌,市场竞争与分流从此开始。虽然罗奇堡、写意空间等品牌都将第一家旗舰店开在中粮广场,也并未在别处开店时急于撤出,但中粮广场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

      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粮广场作为家具品牌的聚集地,其硬件设施的不匹配开始显现。虽然地处位置绝佳,但驾车交通并不便利,尤其由东至西,需要绕行才可接近;停车位的紧张成为限制客流的重要因素;经过十年时间,其内部装修风格也稍显陈旧;最主要的是,较矮的层高以及每层不太大的面积,已经不能满足家具品牌展示产品的空间需求。

      内外因导致“衰落”

      2009年前后的达芬奇事件,让普通消费者对于“洋品牌”的认识开始理性。法之家总裁李万历总结道:“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进口家居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注重外形、讲究奢华风格上,客观来说,对国外家居品牌认识得不多,这些洋品牌在2005年之前几乎没有品牌意识,产地信息几乎是唯一的身份标志。达芬奇事件对进口家具品牌业务影响很大,对于物业方也有影响。”

      蓝色早晨家居总经理刘万友的观点更是直白:“现在信息技术那么发达、出国那么方便,号称自己是国际名牌的企业,很多人走出国门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进口的并不是都是好东西,消费者对待国外家居品牌开始挑剔了,品牌意识也开始建立。”

      2010年4月,居然之家家之尊正式亮相,开业之时,总裁汪林朋表示:“居然之家打造国际家居馆有两条标准,一定要是真正的国际品牌,一定要真正国外生产的。”从引进品牌就强调是国际真正的一线品牌。除此之外,居然之家在产品产地、产品质量、品牌美誉度、售后服务等方面要求颇为严格,依靠其“先行赔付”等多项服务政策,吸引了消费者的眼光。对于商户而言,北四环店清晰高端的定位、多个大牌的云集效应,以及居然之家本身超大营业面积和营销策略带来的超高人气,吸引了多家品牌进驻。

      相比之下,依靠十几年来积攒的“进口家居品牌第一聚集地”口碑而生存的中粮广场,在经营策略上显得有些迟钝,有内部商户透露,目前来中粮广场的消费者大多是“熟客”,“还过得去”。有业内人士以“吃老本儿”来评价目前中粮广场的发展状态,并表示:“如不改变,中粮广场未来的情况只怕会更糟。”

      吃老本还是求新求变?

      中粮广场如何改变?其目前的进口家具品牌定位是否还合适?王玉珂表示:“任何商业形态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商户租赁能力强,业主受益良性增长。就目前情况看,家具产品定位不太适合中粮广场。首先其周围没有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停车不太便利,面积不大,商户可拓展空间有限,这些硬件条件都不太适合做家具类产品。而且周围没有与此定位相似的商业形态,无法形成像北四环、东三环那样的独立店面群,无法借势,这都是硬伤。虽然作为进口家居品牌集聚地的名誉已经在外,但是如果租金收不上来,收益不高,这样的定位不会持久。”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