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外债增速呈现回落态势 风险仍在可控范围

人民日报  2014/7/7  [访问本页PC版]

    事实上,从2001年到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从2123亿美元增长到38213亿美元,尽管外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但是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占比在此期间却从39%降至17.7%,下降21个百分点。国际上一般认为,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占比如果到达100%就能覆盖偿还风险,而目前我国还远远低于这一指标。

    风险可控不会引发危机

    随着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外债规模未来仍将保持较大规模,防控潜在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谭雅玲看来,中国经济结构和外债结构是存在关联的,对外债的调整能力和协调能力,相对于中国经济规模来说更容易一些,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外债规模的配置,有效的控制短期外债的扩张,要在中长期上多做些文章。尤其是当前存在短期投资套利现象,在举债的规模上过多注重收益率,却忽视了投资的方向和质量。而官方发布的数据往往都是引进外资的规模,而忽略了外资实际落实的效果,因此在这些方面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和警惕。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外部债务风险可控,中国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应对国外所担忧的偿付危机,而人民币计价的外部债务在企业的外债总额中占比正在增加,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资产负债中的币种错配风险。

    “对债务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发达国家十分看重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当前的经济实体和外汇储备规模,都让这一问题引起很大关注。”谭雅玲认为,我国外债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和内部使用效率和落实有比较大的关系,因此如何让外债结构更均衡,配置更恰当,加大对外债使用效率,则是未来要加大研究的课题。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