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2014年二季度全球港口增速趋缓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2014/8/26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据报告显示,2014年二季度,在以亚洲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需求放缓影响下,全球港口总体表现趋弱,逐渐步入增长“慢车道”。本季度,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受产业振兴与政策性利好提振,维持平稳复苏态势,而新兴经济体面临长期增长动力缺失等挑战,致使国际贸易增幅收窄,迟滞了全球港口的扩张步伐,三季度港口增速回落态势或将延续。

    一、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中国港口内贸不振

    二季度,全球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虽较始终处于上行增长通道,但总体增幅明显缩小,且各港口波动与分化趋势不断加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近距离采购模式的推广,中小型港口涨势明显,重获领跑位置。摆脱恶劣天气影响后,本季度美国经济迎来强劲反弹,主要港口总体维持4%以上增幅。欧洲港口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保持年初以来2%以上的正增长格局。唯有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因外贸增长放缓与内生动力不足的双重压力下,港口生产乏善可陈,吞吐量增速回落至5%以内。

    2 传统大港间竞争加剧,增长动力略显不足

    从上半年全球港口排名来看,前三大港口间差距明显、地位稳固,而其后港口你追我赶、变化频繁。在国际贸易量增长缓慢的背景下,货源的稀缺以及船舶大型化、港口枢纽化等一系列新趋势正逐步加剧港口间的竞争。其中,欧美的再工业化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都依赖于矿石、能源等大宗物资,因此宁波-舟山、唐山、黑德兰等散货、能源类港口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中韩港口缓步扩张或将常态化

    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4.90亿吨,同比仅增5.2%,较去年同期9.9%的增幅缩水近半,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大幅跳水是其滞涨主因。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内生动力不足的“新常态”将使港口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二季度,韩国市场需求疲软,进口与国际中转货物增速拐头向下,。随着中国沿海港口国际化与开放度的提升,釜山等枢纽港作用将被弱化,中转货量恐难继续保持以往两位数增幅,低速缓步增长也将成为今后韩国港口生产的主基调。

    2 欧美港口延续一季度涨势

    欧美发达经济体间的多项贸易协定,以及国内制造业的持续改善促进了区域内的商贸往来,使港口维持了上季度的小幅上升态势。其中,欧洲港口在央行负利率等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激励下渐行渐稳,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后持续数年的“负增长”时代。美国主要港口4%左右的同比增幅虽与去年同期13.16%的大幅增长不可同日而语,但qe的逐次退出并未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受经贸形势好转提振,未来港口有望保持积极的扩张姿态。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