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通州楼市现商住隐患,10月成交量急跌

  2015/11/13  [访问本页PC版]

    但郭毅也表示,9月以来的成交下降也与近期通州项目供应不足有关。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通州楼市今年以来共有37个项目陆续进入市场销售。而在8月15日通州楼市双重限购政策落地之后,仅有新北京中心等9个项目选择开盘。9月底至10月底期间,通州楼市已无新增供应入场。

    “从目前来看,通州区域内仍有投资需求释放,但在未来如此大的供应量下,投资性需求入市也越来越谨慎。”通州区新华西路一家中介门店经理李新对记者表示,目前通州不少住宅及公寓类产品业主正在寻找买家,但很难找到接盘者。

    博弈“北京新中心”

    不过,真正困扰通州的并非楼市的成交与库存,摆在通州区政府面前的,是一道房地产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难题。

    “北京市政府宣布东迁之后,通州急需一改以往‘睡城’的面貌,需要招商引资引进产业,提升通州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而区域内尤其是运河核心区的商业项目能成为引进高端产业的主要载体。”接近通州区政府的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核心区内的商业项目大多以散售的形式销售。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位于东北的望京区域因为有阿里巴巴、天猫、蘑菇街、惠普等大型企业计划进驻,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北京的“第二cbd”。今年8月份,保利地产就以13.3亿元的价格整体售出了保利国际广场t3写字楼,主楼中也有数层整租给大型跨国企业。

    从通州加强版限购政策中透露的信息显示,通州政府要求在通州购买住宅的购房者有通州区户籍或在通州有社保或纳税证明,这则意味着,区政府希望通州居住者能留在本区工作,从而增加产业吸附力。

    但这并不容易。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今年通州区域入市的商业及商办项目中超过70%的产品均为套均面积在150平米以内的商务办公项目,其中1/3项目的主力户型为套均60-80平米。

    “对于开发商而言,散售最大的好处就是利于回笼资金,尤其是运河核心区的交通优势明显,颇受个体投资者青睐。而整体出售的话,企业的销售难度将大大增加,这也会增加销售成本。”北京一商业地产开发商对记者表示。

    而据记者了解,在此前出台通州加强版住宅限购政策时,通州区曾有意对商住、商办项目的销售附加条件限制,其目的也在于需要配合通州未来的产业调整方向,此后虽未明确这类政策,但在限购政策出台后,通州商住及商办类项目的预售证也暂停发放。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