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深圳告别等订单时代 企业未来取决于高低端

  2015/11/2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11月21日,在十七届高交会闭幕前夕,一个以创造制造业5.0时代为口号的无边界制造联盟在深圳成立。参与者有无边界制造业集团与中国移动[微博]通讯、创维[微博]移动通讯、深圳智能健康产业协会、无边界澳洲等机构。

    根据公开资料,制造业5.0时代的目的是推动深圳制造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实现告别等订单时代,打破深圳制造业企业的围墙,使其成为无边界工厂,让世界各地的资源、需求与服务直接连接,把软件、硬件和全球标准进行结合。

    现阶段,深圳是否能告别等订单时代,言之尚早。但深圳工厂主的未来,已经被技术标准划定。

    “我们的智能硬件已经开始打样了,明年会正式推向市场。”东莞晟申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晟申塑胶)董事长周金武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下称富士康)长期的精密器件供应商,周金武看似对眼下沸腾的“制造业危机”并不担心。

    10年前,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周金武在离深圳富士康不远的东莞横沥镇建起了厂房,在这个有6000平方米,200多个工人的园区里面,周金武的工厂为富士康源源不断地提供消费电子产品中所需的螺丝和铀等零部件。这些订单给公司带来了每年几千万元的营收,来自富士康的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的60%。

    周金武透露,工厂在2010年达到了营收高峰,之后确实开始下滑,但幅度不过10-20%。更为重要的是,周金武对晟申塑胶的未来并不太担忧。“下滑的业务主要是数码相机,但相比其他低端工厂而言,我们的工厂有较大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周金武说,除了生产零部件,工厂也在这些年积累了硬件设计研发能力和团队,很快可以从单纯的零部件厂商转型到小电器品牌。

    在深圳西面的宝安,另外一位工厂主黄锦(化名)则没有那么幸运。黄锦的工厂早前长时间为山寨手机厂商生产手机后盖,在如今国产品牌崛起的时代,这家仅有不到50人的工厂陷入焦虑。

    “我们上游客户太低端,现在正在急速减少客户数量,生产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升级,在这个市场有着大量的竞争对手,也不能获得大型厂商的一级供应商,现在只能断断续续接一些零散的订单。”黄锦这样说。他正准备简历,希望利用原有的深圳手机市场供应链的经验,找到一份新的职业。

    两家命运不同的工厂,恐怕就是深圳整个制造业企业群体不同方向的映射。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城市里,以技术为主要标准的分割线划定了这些工厂主的未来。

    深圳的制造业模式建立在1990年代初期,并在随后的10年里达到了巅峰。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内廉价资源环境和人力为海外企业生产简单廉价产品,或者是品牌、设计和市场都在国外,国内企业只负责简单的产品生产,然后出口至海外。

    1988年10月,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在深圳宝安区建立了第一栋厂房用于生产精密电脑接插件,当时只有200多人的工厂在随后的几十年间逐渐壮大,如今是拥有30万人左右的巨型制造业帝国。

    富士康的背后,大量中小型灵活的次级供应商活跃在整个珠江东岸,他们在早期利用资源的稀缺性,生产技术门槛并不高的零配件大赚了一笔。但在如今产业风向转为精品化高端化产品之后,这些厂商面临的问题就开始凸显。

    以手机产业变化为例。小米、荣耀等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之后,国产手机竞争越趋激烈。长期深圳整个工厂体系许多都是为山寨手机体系而衍生的,技术创新上跟不上市场脚步的手机厂商,其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品牌手机都已经卖到几百元一部,客户(手机厂商)根本没有生存价值了。”黄锦说,品牌手机厂商喜欢有技术优势的紧密合作伙伴,并且通过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解决人力的问题,像长期给富士康、华为、中兴供应链零部件的厂商会活得相对较好。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