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国家供给侧改革划定时间清理建材僵尸企业

经济参考报  2015/11/25  [访问本页PC版]

    提速 先摸底后清理

    我国多数产业存在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大量的“僵尸企业”长不大、死不了,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度日,这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不利于维持市场秩序。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淘汰“僵尸企业”力度,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我国汽车行业呈现小、弱、散的特点。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工信部指出,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生存十分困难。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僵尸企业”给出的量化指标是:扣除非经常损益后每股收益连续3年为负数。有媒体筛选统计,沪深两市有多达266家上市公司,扣非后每股收益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三年均为负数的企业比例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0%。2015年三季度末,上述266家公司负债总额合计高达1.6万亿元,266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68.65%。这些“僵尸企业”高额负债已经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由于政府干预,大量贷款流向“僵尸企业”,而有大批优质的企业却拿不到贷款,还需要面对高额的融资成本。徐向春表示,对于“僵尸企业”,单靠市场淘汰倒逼产能出局的效果同样不佳,如山西海鑫钢铁破产,但是600万吨的产能可能通过重组恢复生产。

    “虽然有了明确的压缩产能目标,但由于政策不到位、不配套,为了社会稳定(钢厂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资产损失引起的银行坏账等),地方政府宁愿为‘僵尸企业’、‘僵尸产能’提供输血而不让其退出市场,企业占用巨额银行信贷,但钢铁行业却出现停(产)而不破(产)、破(产)而不退(产能),好的企业活不好、差的企业死不掉的尴尬现象。”徐向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进一步分析,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退出的成本过高(钢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资产损失引起的银行坏账等),仅由企业和地方政府无法承受。这需要国家层面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在企业破产方面予以一定的帮助,并对地方和企业转型、职工再就业培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进行支持,来达到破旧立新,实现经济转型的目的。

    下大力气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解决政府不合理干预本该由市场去决定的问题,让“僵尸企业”早些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才能盘活资源,促进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消息人士表示,有关部门正在就“僵尸企业”展开摸底,摸底数据出来后就会给出清理时间表,清理“僵尸企业”将与国企改革相结合。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