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前11月外贸额降逾7% 全年负增长恐成定局

  2015/12/1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1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下降2.2%。进口9.37万亿元,下降14.4%。

      11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2,较10月回落0.8,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下滑,表明明年初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在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11个月粮食进口出现“价跌量升”:进口粮食1.13亿吨,增加27.3%。其中大豆7257.3万吨,增加15.4%,进口均价为每吨2661.3元,下跌23.6%。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出口低迷并非孤立现象,是全球需求不足的客观体现。其实,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还有所上升。随着外贸稳增长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见效,明年外贸下滑压力或将缓解。

      11月进口降幅明显收窄

      “外需疲弱、内需不足”缠绕了前11个月疲弱的外贸表现,并恐将致使全年外贸数据交出进出口“双降”的成绩单。

      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6万亿元,下降4.5%。其中,出口1.25万亿元,下降3.7%。进口9100亿元,下降5.6%。

      进出口总体下滑趋势下,依然也有局部增长亮点。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分别出口2.32万亿元和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和和3.7%。

      “从数据看,11月进口降幅与前几个月都是两位数的降幅相比明显收窄,主要因为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去年同期在低位,基数价格变化不大导致降幅收缩,主要受价格因素影响,而并不意味着真实需求有显著变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整体贸易规模缩小,内外需双双下降,全年进出口‘双降’已成定局”。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都表现出“慢动作”:世界发达经济体艰难复苏,新兴市场经济承压,而中国经济则在增长的阵痛中不断调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全球制造业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球贸易增长延续低迷走势。

      海关信息网近日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年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形势难以扭转,预计全年降幅7.2%。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