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环保部:“有背景”单位退出环评市场

  2015/3/15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6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了对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环评机构、环评技术人员的处理情况。对存在各类问题的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以及22名环评工程师,分别作出了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相应处理。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此间明确表示,将要求所有具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单位全面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彻底解决“红顶中介”问题。

    环评机构弄虚作假须负法律责任

    程立峰表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源头预防建设项目污染和破坏生态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而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是环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一旦这个重要的技术支撑环节出现问题,后续的环保评价也就无从谈起。

    与之相关的是,新修订的《环保法》特别增加了对环评机构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责任,这就为环保部们查处和清理相关违纪违法问题提供了明晰的法律依据。

    据介绍,环保部近期开展了对全国环评机构及从业人员专项执法抽查和公众举报,根据核查结果,环保部决定对存在各类问题的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以及22名环评工程师分别作出了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相应处理。

    其中,对从业行为不规范、工作质量差的吉林省兴环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41家机构限期整改3至12个月和通报批评。对因提供虚假资质申请材料的济南大自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不予批准环评资质,且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对环评工程师数量达不到要求的通化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14家机构取消环评资质和缩减评价范围。

    扩大地方对环评机构监督管理权限

    程立峰表示,近两年来,环保部连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环评机构管理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发挥与地方环保部门上下联动监管,先后分5批严肃处理159家违规环评机构和169名从业人员,但一些机构和从业人员仍不汲取教训,顶风违规从业。

    “有的采取不法手段承揽业务,有的粗制滥造蒙混过关,有的出借资质挂靠人员,有的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这些行为不彻底铲除和杜绝,将影响环评制度有效性,危害环保事业,威胁环境安全,破坏社会诚信。”基于此类种种混乱现象,程立峰直指:除去现阶段严查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之外,环保部针对进一步加强环评机构监管方面,将继续出招严查。下一步,环保部将要求所有具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单位全面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彻底解决“红顶中介”问题。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