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报告称征碳税对中国gdp损失不超0.8%

  2015/6/15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11日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5)》称,短期来看,征收不同税率的碳税和能源税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带来gdp的下降,但这两种税收政策对gdp的损失不会超过0.8%,属于可承受的水平。该研究所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

      报告中,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宇等专家近期利用cge模型,模拟测算碳税和环境税的效果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环保部出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标准对中国宏观经济和排放的影响的模拟结果显示,新标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致使gdp增速下降1.25%,火电行业产出下降3.99%。但新标准能够降低高耗能行业产出,有利于节能减排。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邹乐乐和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利用cge模型对能源税和碳税的功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认为,从长远来看,能源税和碳税都能降低部门的能源消耗和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潜在能量。

      报告副主编、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等专家通过对中国能源发展路线图进行各种情景分析认为,无论从国际能源发展的大环境,还是国内的经济、能源发展形势来看,中国均处在能源转型的最佳时期。

      戴彦德等专家认为,中国将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达到煤炭峰值,2025到2030年期间实现碳排放峰值,2035年前后实现能源峰值。研究发现,调整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在实现峰值目标方面是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将峰值时间提早,会对gdp和就业有较大影响。

      中科院科技政策所所长王毅等专家利用情景分析方法对未来可能的若干类政策进行了模拟。他们认为,中国的主要峰值可以分阶段达到:在未来5-10年内,主要能源、污染密集型产业达到峰值,实现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结构节能贡献率增加;未来10-20年内,主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峰值;2030年前后,达到碳排放峰值。上述专家同时表示,“中国实现碳排放峰值取决于综合成本,对我国来说,独特的能源禀赋和产业经济结构,提早达到峰值必须付出较大的代价,因而面临困难的选择。”

      报告还预测,2016年起中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述专家建议,政府在制定减排政策应充分考虑到空间特性,应着力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减排的成本最小化和区域碳排放的平衡。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