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进口拖累 上半年外贸降6.9%

  2015/7/16  [访问本页PC版]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表示,无论是上半年数据还是6月单月数据都不乐观,出口仅有微弱增长,进口更是拖了后腿。

    白明指出,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元区经济受到希腊问题影响,日元贬值以及中韩自贸区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等,都使得我国外部市场需求不振。我国高端产业面临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的影响,低端产业又有东南亚低成本的竞争,再加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高的影响,使得我国出口增长疲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坦言,外需持续低迷、传统竞争优势减弱、部分主要市场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幅度减值,是当前我国出口稳定增长中面临的三个最大的压力。《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调研也发现,多数出口企业和海外采购商将“人民币汇率”列为当前出口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就进口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指出,主要进口商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依然是进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部分初级产品进口量大增。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进口商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是进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虽然6月大豆、原油、成品油、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8.9%、-26.2%、-15.5、-42.8%,但是经测算,进口数量分别增长26.6%、26.7%、31.3%、0.5%,都有明显回升。进口量的增加反映出当前国内需求没有进一步恶化,而是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有改善迹象。

    据黄颂平介绍,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8,较5月回落0.2,表明未来两三个月对外贸易出口压力依然较大。而在短期增长压力仍大的背后,我国外贸发展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新阶段。

    预期:下半年进出口将有所回暖

    包括跨境电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自贸区等带来的外贸增长新动能已经在逐步累积。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四分之一。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表现好于同期总体出口。

    再以跨境电商为例,目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领域。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进口1290亿元,同比增长60%,出口3202亿元,同比增长40%。作为外贸新引擎的跨境电商,也将成为下一步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