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未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2015/9/14 [访问本页PC版]正是因为发展对于投资的依赖性不同,故广东的发展模式,更具有“藏富于民”的特点。虽然广东的人均gdp已经被江苏赶超,但是,广东的人均收入仍然领先江苏,其根源就在于此。 广东产业结构更多元 广东与江苏具有很大相似性,都有全国领先的高新产业,都是全国制造业中心,都具有很大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但是,广东和江苏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却差别巨大。 其一是,广东的中心城市更多,三产更发达。 2014年,广东的三产占比为49.1%,江苏是46.7%。 中国四大名城中,广东独居其二。全国性城市的崛起,必然伴随着齐全的产业体系以及强大的经济总量。江苏与广东三产的差距,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全国性中心城市,服务业无法独立。 2014年,广州三产比重达到68.8%,南京三产占比为55.8%差距巨大。除广州之外,深圳、东莞三产占比都超过了50%。而江苏另外两大经济重镇苏州和无锡,三产比重均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二是,广东的产业层次更多,结构更丰富。 在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入选的企业多于广东。但江苏的经济,对于外企依赖性比较大,强势企业,多出自外企,而广东的主体产业,如华为、中兴、腾讯、元征、金蝶等,均为广东本土企业。 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 虽然东莞遭遇重创,但从整体而言,广东却并没有伤元气,广东不仅仅有东莞,还有更丰富多元的产业结构。 同时,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孕育了广州和深圳两大全国中心城市,三产发达。这种混合型发展模式,造就了混合的产业结构,增强了广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广东文化产业何以独步天下? 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中国四大经济强省中,广东文化产业可谓一马当先。 在广东,其最大的四大经济重镇广佛深莞中,几乎普遍占比超过5%。其中,广深接近10%,以制造业发达闻名的东莞,占比亦达5%左右,成为与电子信息并列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 广东偏居岭南,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亦不像北京、河南、陕西、山西、江浙等省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但是,广东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全国省区中第一,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两倍,其产业总值已连续10年位全国首位。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