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建材商家“砍价会”内幕2016/12/19 [访问本页PC版]如果是为了捞钱而欺诈消费者,我想说,这是一条万劫不复的路。不管你眼前是否达到目的,是否赚到钱,未来都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你的价值观会完全扭曲,你的面相会变得狰狞,你的生活环境会随时出问题,你随时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灾难…… 总之,如果参加砍价会,不管是发心,还是结果,我们都希望是第一种情形出现,提醒第二种小心行事,警告第三种千万“莫伸手”。 探析:家居建材“砍价会”内幕 今天,因为装修房子,我去买建材。遇到一个年轻的业务员向我兜售什么16家品牌建材厂家直供会的门票,另一个业务员向我兜售品牌建材砍价会的门票,都说什么机会难得啊。呵呵,我不禁笑了。作为一个从事建材行业多年的内行人,我曾经以厂家老总的身份在广东和浙江参加过几十场这样的活动,对其中的猫腻了如指掌。 一般我们会组织10家左右的建材商,平均每家出3万到10万元来搞砍价会。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公正,我们会花钱让当地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等做承办人,然后开始在电视、报纸、网络、小区投放广告,同时派业务员和临时聘请的大学生到小区扫楼,向业主发放请柬或邀请函。 为了让砍价会现场的气氛更热烈,我们会花3万元请一名“砍价师”。在砍价会的头一天,我们会和冒充的厂家老总(一般是厂家的业务员)在“砍价师”入住的宾馆,依次和“砍价师”沟通第二天如何进行表演,还会进行适当排练。 到了第二天砍价会现场,一般是先请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的负责人上台说几句,然后进入砍价师和我们的表演时间。有时候冒充的厂家老总也会上台,让消费者以为是厂家在让利,砍价师也会刻意向消费者强调这一点。其实他们什么权力都没有,一切都是提前练好的。 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每个商家都会请10个左右的托,在当场率先签单,以激发和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有时候,我们还会说什么什么优惠,仅限签单客户的前多少多少名,好让消费者抢着签单。呵呵,都是忽悠! 为了让消费者确实感觉到便宜,在活动开始的前一个月,我们会把价格适当提高,或者把折扣提高,然后建议消费者说马上有砍价会、直供会,到时候由厂家直接让利,会很便宜,建议消费者去参加等等。在砍价会现场,砍价师和我们配合,把价格砍到我们商量好的价位。这时,台下消费者就会以为确实是很便宜了。戏演得绝对和真的一样一样。 当然我们也会搞几款特价,其实也就是个噱头,平常在店里也一样可以买到。总之,砍来砍去,都是假的,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至于本次活动的费用吗,羊毛出在羊身上!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