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东南亚港口建设的竞速时代 需警惕“基建泡沫”

  2016/3/3  [访问本页PC版]

      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已经将港口建设列入优先日程。综合看,当前东亚地区生产分工深化演变的趋势或将长期保持下去,国际贸易海运对东南亚地区港口的需求或在未来10~2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因此该地区的港口及附属基础设施投资空间非常广阔。

      东南亚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2014年,印尼总统佐科一上台便提出规模庞大的计划,宣布在2020年前升级24座港口,将印尼建成亚太地区的海运中心。丹戎不碌港拓建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将吞吐能力提升75%,满足未来5~10年需求,可竞争地区性中心港口地位。菲律宾马尼拉港2014年筹资3.4亿美元,启动港口及周边设施升级工程。马来西亚投资4.3亿美元升级丹戎帕拉帕斯港。新加坡更是提出高达80亿美元的新港口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该国港口吞吐能力扩大一倍。此外,泰国计划升级林查班港,越南计划在海防附近新建港口服务电子产业出口,缅甸计划在迪拉瓦经济特区新建港口。而东盟作为整体也提出了一体化、集中化、标准化的建设目标,宣称要构建东盟地区“无缝链接”,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

      因此,国际资本竞相进驻该地区。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是印尼和越南等国港口建设计划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一些国家提出港口所有权结构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等措施,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佐科称,基建计划中将有70亿美元留给国际投资者。日本三井航运公司、日本邮船公司、新加坡港务集团、香港和记港口信托等都参加了印尼的港口升级计划,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和亚开行(adb)等机构在数年前就参与了越南部分港口的建设项目。

      东南亚地区港口建设竞速,也是对接中国周边“产能合作”战略的重要契机。2014年,中国提出周边“产能合作”战略,201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由“丝路基金”支持的中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产能合作”前景光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提升是相辅相成的,未来中国可借基建扩大同东南亚地区的“产能合作”,以多种方式和渠道灵活参与港口建设,进而促进地区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发展,推动地区贸易结构更趋平衡。同时,也应在一体化、集中化和标准化上多下功夫,将之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相对接,推进区域合作。当然也要警惕东南亚港口建设可能形成新的“基建泡沫”,需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