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4.1% 进口大幅低于预期2016/5/9 [访问本页PC版]4月份单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同比微降0.3%。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1%。进口8275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2980亿元,扩大45.8%。 对外贸形势评价出现分化 按照人民币计价,今年前4个月的外贸数据,在进入3月份后走出出口大幅上扬的曲线。而在进入4月份后,优势仍在延续。不过,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若按美元计价,则4月中国出口同比略有下降。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分析师对外贸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分化。 如招商银行(17.310, -0.01, -0.06%)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点评称,4月进出口增速弱于预期,进口同比降幅有扩大之势,而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按理不会对进口造成明显拖累,这表明内需依然疲软。预计未来几个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依然有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点评认为,由于进出口数据的高波动性,判断进出口形势应当关注数个月的趋势性,如果季调前和季调后的同比数据均确认了趋势,才可作出较为确定的判断。4月进出口季调前较3月下滑,季调后较3月上行,但从更长的时间序列来看,两者均存在上行趋势,因此维持进出口回升趋势不变的判断。 “这几个月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外贸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好转,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更多是因为汇率因素。”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说,现在的外贸数据更多是去年基数和汇率变动基础上的,是去年的因素影响到了今年。” 事实上,3月份我国出口大幅回升,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低基数因素的影响。随着这两方面因素逐渐消退,4月份出口未能延续大幅改善的态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表明外需环境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实现回稳向好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从前4月份的外贸数据看,结合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判断,2016年外贸形势可用6句话概括。”白明总结认为,“就是止跌有迹象,反弹有可能,回暖待观察,反转有难度,小跌不排除,大跌不可能。” 民营进出口比重上升 海关总署指出,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对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东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铁矿砂、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成品油和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与外企进出口占比下降并存。 海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78万亿元,增长7%,占我外贸总值的38.8%,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3万亿元,增长6.2%。进口8498.9亿元,增长8.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27万亿元,下降8.6%,占我外贸总值的45.6%。其中,出口1.78万亿元,下降8.4%。进口1.49万亿元,下降8.9%。 “民营企业在进出口领域显示出了活力,这是好的一面。”白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同时要看到,有许多(增长)空间是外商投资企业退出而让出来的。比如说,有一些外商制造业企业转移到了东南亚,这也导致了订单的流失。” 4月进出口总值微降 业内称外贸形势依然复杂 京华时报讯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同比微降0.3%。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7.17万亿元,同比下降4.4%。 业内人士指出,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但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 >>数据 前4月进出口降4.4% 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7.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4%。其中,出口4.14万亿元,下降2.1%。进口3.03万亿元,下降7.5%。贸易顺差1.11万亿元,扩大16.5%。 单从4月数据来看,中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微降0.3%。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1%。进口8275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2980亿元,扩大45.8%。 数据显示,前4个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值1.1万亿元,微增0.3%,占我外贸总值的15.3%。对美国、东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但美国仍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9983亿元,下降4.8%,占我外贸总值的13.9%。 海关总署还指出,今年前4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铁矿砂、原油和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煤、成品油和钢材等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此外,4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3.8,较上月回升2.2,表明二季度出口压力有望缓解。 >>分析 进出口形势仍严峻 业内人士分析,3月份我国出口大幅回升,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低基数因素影响。随着这两方面因素逐渐消退,4月份出口未能延续大幅改善态势,出现了明显回落,表明外需环境尚未出现逆转,实现回稳向好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从全年看,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外需方面,国际市场依然不景气。从国内看,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加工贸易持续下滑,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日前发布的4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双双回落,表明制造业进出口仍面临较大困难。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业内专家表示,在充分认识进出口复杂形势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具有一定基础。 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外贸整体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外贸整体中的比重提升至56.1%,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日前结束的中国外贸“风向标”——广交会数据显示,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额出现“双升”,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广交会上成交活跃。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差异化政策、更加注重外贸结构调整、更加注重鼓励创新。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