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陶瓷行业如何依靠政策的扶持 打破“反倾销”的贸易壁垒

  2017/12/10  [访问本页PC版]

    在2017年,除欧盟外,印度、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也再次发布对我国的反倾销裁决或调查。

    印度: 6月,印度方决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为0—1.87美元/千平方米,不包括通体砖、微晶石和薄板瓷砖。其中,6家陶瓷企业获得单独税率,24家获得0.79美元/平方米的平均税率。其余所有中国陶瓷企业获得1.87美元/平方米的统一税率。 自2017年1月22日起,所有由中国地区(不包括中国华南地区)出口到印度的运费预付货物将被征收4.5%的服务税。

    阿根廷: 5月,阿根廷生产部发布第396-e/2017号决议称, 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洁具启动反倾销调查。

    巴基斯坦: 2月, 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墙砖和地砖征收5.21%—59.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为期4个月。

    墨西哥: 墨西哥出台价格承诺政策,陶瓷产品出口到墨西哥当地, 必须保持不低于fob6.72美元/平米或cif8.4美元/平米的价格,否则需要征收额外的高税额。

    孟加拉国:目前提出将针对瓷砖征收增值税。

    阿联酋:开始“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的本质是“非关税壁垒”,从对我国执行的反倾销税收来看,贸易壁垒在增强。 于我国而言就是“开源节流”,产能旺盛,输出却阻碍频频。

    打破壁垒的关键在于政策

    为了避免进口产品以较低的价格,造成本国生产商的经济伤害,wto制定了一些“贸易救济”措施, 可想而知它们不可避免地都具有“反自由贸易”的性质。

    这些救济措施中最典型的就是“反倾销”条款,规定: 若某成员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采用这种“以本伤人”(即“倾销”)的方式出口产品, 进口国可以提起“反倾销诉讼”,对这些以“不正常低价”进入本国市场的商品加征反倾销税。

    全球贸易是互通的,也就是有的国家被“反倾销”了,有的没有。 这也就产生了“第三国转口”的“躲反倾销”方式。

    通过在第三国换柜、出产地证和相配套出口文件,使瓷砖产品拥有第三国的身份, 从而规避反倾销关税,通常第三国都是选择台湾、马来西亚、东南亚、或经新加坡中转,配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的原产地证。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要向打破“反倾销”的贸易壁垒,还是要加强品牌的建设和高质量产品的输出, 而在其发展的背后,少不了国家的政策支持。 毕竟,“反倾销”是属于国家政策的本土经济保护手段。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