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张中元: 佛企“出海”要进行属地化经营2017/5/12 [访问本页PC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中国企业不能以同一把标尺去衡量不同的投资环境。张中元表示,企业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进行投资,“中国企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发展特色,秉着一国一策、因地制宜的战略进行投资”。 张中元举例,东南亚国家中,越南、印尼等劳动力要素丰富的国家适宜承接纺织服装行业。海合会国家因富含油气资源而适宜承接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橡胶及塑料制品行业。中亚国家地域广阔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适宜承接金属制品和运输设备行业。德国、以色列等国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创新人才体系,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科技、人才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 从“就地取材”转向“落地生根” “走出去”的佛山企业越来越多,步伐越来越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国的法律、政策、文化、产业配套等环境不一,对佛山企业的全球运营能力带来新挑战。 “化解困难的方法还是做好属地化经营。”张中元建议,企业“走出去”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当地产业环境、法律制度、文化风俗,因地制宜调整运营思路。企业的心态要从“就地取材”转向“落地生根”,尊重当地的法律制度、社会权益、生态环境,让当地社会共享建设成果,不能急功近利地搞短期行为。 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设厂,不仅要尽量使用当地人才,更要对当地人才进行培养和开发,加大人力资源援助。张中元在缅甸进行过一次调研,遇到两家在当地设厂的中资企业。其中一家雇佣了大量当地人,另一家较少。第一家企业遇到困难,缅甸员工会主动站出来维护企业在当地的发展环境。“你为当地创造就业,为当地社会创造价值,他们就和你站在同一个战线上。” 张中元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一带一路”沿线通过考核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达到13家,多是由中资企业建设的境外产业园区。这些境外产业园区值得佛山企业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入驻境外产业园区,将获得税收、土地、金融、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降低“走出去”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境外产业园区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