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晋江磁灶:陶瓷重镇的华丽转身

晋江新闻网  2017/5/24  [访问本页PC版]

    不仅如此,在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同时,磁灶还走出了一条就地城镇化的特色之路。

    在磁灶大埔村,宽阔整洁的村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别墅洋楼,以及日益完善的教育、养老等民生配套,已让人很难分清这里是“村”还是“城”。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磁灶不忘大力培育新农村,鼓励各村(社区)实施就地城镇化。目前,全镇已培育出了大埔村1个全国“美丽乡村”试点,以及东山、前尾、洋宅、苏垵、下灶等一批泉州、晋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0年,磁灶又被确定为泉州市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借此机遇,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探索创新开发机制和投融资机制,推动小城镇建设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参与转变,带动了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快速推进和一大批项目的落地,也吹响了磁灶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号角。”黄延艺表示,在城镇化过程中,磁灶一方面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锤炼干部。一方面增强区域发展的吸引力,发挥磁商优势,共同助力磁灶发展。

    在磁灶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5年的发展,磁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蜕变,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推动着磁灶城镇建设和民生各项事业的发展,产业与城镇互融互促。

    位于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顺丰集团(东南)转运中心,是顺丰集团投资5亿元着力打造的区域运营中心,也是磁灶抢抓道口经济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的一个着力点。位于陶东路的晋江市重点回归工程海西家居建材城项目,是在外磁商助力磁灶产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些年来磁灶镇党委、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引导磁灶供销大军回归和社会组织力量共建磁灶打出的一张好牌。

    多元化产业格局的形成,以及磁商的纷纷回归反哺,助推了磁灶的经济发展,破解了磁灶的环境“硬约束”,也带动了磁灶民生事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就业、创业。

    记者了解到,15年来,磁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6.6%。全镇25个村(社区)中,已有10个村建成了村级敬老院,13个村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又有四五个村的敬老院将落成。产城融合带来的民生事业快步发展,让磁灶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对于今后的发展,黄延艺说,磁灶下阶段将着力推进“五个融合”。“产业融合”,围绕产业强镇、商贸活镇,力推建陶产业做优做精,力促商贸物流做大做强,着力建设结构更优、业态多元的现代产业基地。“产城融合”,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包装印刷基地,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建设产城互动、宜居宜业的魅力磁灶。“城乡融合”,全力建设“美丽乡村”,探索旅游资源开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公共配套服务,着力建设生态优美、服务优质的美丽磁灶。“内外融合”,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整合资源,汇集磁灶内外力量,内引外联开拓市场,着力建设开放大气、重商亲商的活力磁灶。“人的融合”,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丰富公共文化生活,深化移风易俗活动,弘扬淳朴乡风民俗,打造祥和安定、和谐包容的幸福磁灶。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