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砖坯销售业务连年濒临亏本,砖坯厂断臂求存聚焦品牌经营

  2017/5/24  [访问本页PC版]

    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专门供应砖坯的砖坯厂的数量与规模达到了顶峰。

    因为与私抛厂的专业分工合作,砖坯厂可以专业专心生产砖坯,对于大规模生产的品种,甚至可以做到一条生产线全年只生产一个品种,实现常年的连续性生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与节能降耗具有较大的规模批量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供应砖坯的陶瓷厂几乎没有营销费用,成本优势明显。

    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已难觅踪迹

    然而,产能过剩导致砖坯供应价格变得透明,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与此同时,因受低迷的大环境影响,私抛厂的陶瓷销售变得困难,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对砖坯的消化能力大大减弱。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的发展受制于私抛厂的发展。因多种因素的制约,私抛厂的日子变得难过,而砖坯厂也不例外,备受煎熬。

    甚至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恩平市会德丰陶瓷有限公司倒闭时,手里还积压着私抛厂过亿的砖坯货款。

    除此之外,一位吕姓业内资深人士还认为,许多陶瓷厂在建成之初并不具备品牌运营的思路。此类型陶瓷厂一般的发展思路是,最初以向私抛厂供应砖坯为主,而后以砖坯带动oem贴牌服务,或以oem贴牌服务带动品牌发展,而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自有品牌的运营。

    2015年前后,许多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纷纷转型,果断放弃纯粹的砖坯供应,继而组建营销团队,成立自有品牌,并在终端市场开疆拓土。目前,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已经为数不多。

    恰恰因为不少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的转型升级,加之全国范围内狠抓环保,2017年砖坯销售好像迎来了短暂的发展高峰。以800×800mm规格的全抛釉砖坯为例,其平均单价约为15.5元/片,而2016年,同等规格的砖坯曾一度跌破12元/片,一直在11~12元之间徘徊。虽然受生产原料与物流运输成本上涨的影响,其综合成本仅增加了1元/片左右,但是其仍有2.5元的涨幅。“这样的涨幅很惊人,而且其毛利率已经超过20%”。

    但是,这样的势头能保持多长时间仍是未知数。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正在转型的砖坯厂不要被此诱惑,需要坚定信心再发展。

    从卖砖坯向品牌化发展

    众所周知,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难以再现诺贝尔、马可波罗、东鹏等陶瓷品牌。但是,陶瓷行业依旧需要像名创优品、优衣库、h&m这样的大众化品牌。因而,专门供应砖坯的陶瓷厂仍有做渠道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实现自身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顺应陶瓷行业的大发展。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