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跨越环保危机“生死线”必须要做到这两点!

  2017/5/2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春夏之际,陶瓷行业遭遇了史上最强一轮环保危机,短短一个多月,多个产区逾百家企业因环保督查而被强制关门、停产。

    环保,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陶瓷人的神经。

    加强环保整治,不让环保成为企业淘汰出局的生死线,对于陶瓷这样一个多年来被外界贴上高污染标签的行业而言,既要减少排放总量,又要提高排放标准。即:企业一方面要通过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类排放物的深化治理,提高环保整治要求,收严企业排放标准,达到全天候稳定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标准的要求。

    先来看一下绿色制造。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住建部、工信部分别于2014年、2015颁布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和《评价技术导则》,并联合成立了国家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从国家层面以建材和建筑产业链的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工作。截止2016年底,已有首批多家陶瓷企业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相信随着认证工作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加入到绿色制造的行列中来。

    对于陶瓷企业而言,建筑陶瓷的薄型化和固废物的再利用,可以说是实现绿色制造最有效的途径。以厚度5.5mm的陶瓷薄板为例,与行业最常见的800×800mm传统砖相比,各类原材料、用电量、综合能耗节约率分别高达60%、20%、40%以上,由此可见,薄型化是减少排放总量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薄型化早已写入了十二五、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如果全行业大力推进建筑陶瓷薄型化,一方面将传统的大规格瓷砖在满足其理化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薄,另一方面加大对陶瓷薄板的市场推广力度,转变消费观念,提高薄型砖、陶瓷薄板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那么将会极大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烟气、固废物的排放数量,从而摘下陶瓷行业高污染的帽子。

    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各类固废物的再利用,陶瓷生产由于生产过程当中的破损、抛光等原因,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固废物,过去一直采取外运填埋的方式,不但破坏周边环境,而且成本高昂,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所在。目前,行业内已有蒙娜丽莎、欧神诺、溶洲二厂、宏宇等企业在固废物利用方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艺技术,可将废渣加入到轻质砖、广场砖、外墙砖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固废物的再利用。这项成果,同样需要行业大力推广和应用,尤其以抛光砖生产为主的厂家,更应该加强固废物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向周边环境排放各类废弃物,如果能做到零排放,将会使企业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实现陶瓷行业真正的绿色制造。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