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交会人数成交额双增长 释外贸向好信号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5/9 [访问本页PC版]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达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这是进出口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说,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121届广交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数据,反映出我国外贸发展呈现回稳向好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周世俭认为,广交会从去年开始扭转下降的趋势,基本上体现了外贸回暖的态势。“世界经济形势在走好。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从3.4%上调至3.5%。从内部看,除了结构优化升级外,我国的出口增长也得益于政策的帮助,包括去年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降低了企业的税费成本等等。而进口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的经济正在恢复当中。”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企业,对外贸形势有最切身的体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余家企业,大多认为目前外需转好,订单量和成交额均有回暖迹象。 “创新”与“走出去”提供动力 在大环境转好的同时,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广交会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听到企业提及最多的词是“创新”与“走出去”。 格力电器(31.680, -1.09, -3.33%)海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致安透露,格力一季度的出口订单数量增长超30%。 “格力专门设立了一个全资子公司,研发智能设备。格力在制造空调时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都是格力自己生产的。”陈致安说,“通过这个过程,格力提升了自动化率,这也是格力走向海外前的练兵。” 冷柜出口商星星集团海外营销中心总经理陈海明对记者说,星星冷柜的一季度订单数量增长达20%。 据陈海明介绍,除了不断研发创新,星星集团也在欧美寻求一些知名企业的合作和联盟,今后也会在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产能输出。 格兰仕集团的展位负责人黄明拓对记者表示,格兰仕跟客户的合作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一买一卖,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定制化,从而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走出去”打下基础。 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近年来,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线,将零部件出口到海外进行安装和销售,以此来降低出口成本。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