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金刚釉“消化不良”,最低价跌破20元陶瓷信息报 2017/6/5 [访问本页PC版]据业内人士分析,金刚釉产品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产能快速膨胀,过剩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价格太透明,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利润都大幅缩水。 在市场的裹挟下,金刚釉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了下滑趋势。从最开始的每片25、26元,到去年的22、23元,如今个别企业甚至跌破了20元大关,价格一路下滑。“随着产能过剩的加剧,金刚釉产品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挫”。业内人士分析。 销量、价格的下滑,让一些主推金刚釉产品的企业难以承受,特别是在环保重压、成本上涨、融资困难的形势下,陶瓷企业本就举步维艰,销售受阻、利润缩水则可能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河南一家拥有2条金刚釉产品生产线的企业目前已经关停了一条生产线,解散了销售部,剩下的一条生产线则全部靠贴牌销售,尽管如此销售仍不是十分理想。 “现在还不是最严峻的时候,马上就要进入夏收农忙时节,6月份市场真正进入了淡季,才是对陶瓷企业最大的考验”。 差异化、品牌化是未来方向 在转产金刚釉的生产线中,有原来是抛光砖生产线升级转产的,也有由瓷片生产线转产的。企业转产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升级产品,二是优化产品结构。 升级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的方向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太过于集中,才使得同质化的问题凸显。在采访中,大多企业都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也明确提出要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这应该是北方陶瓷企业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实,除了金刚釉产品,近两年北方陶瓷企业也逐步向产品多样化、差异化方向转变。比如内黄的贝利泰陶瓷主要生产小规格瓷砖,并立志做全球小规格瓷砖的领导者。福惠陶瓷推出了仿古砖产品,山西金世家陶瓷推出了帝皇玉产品……另外,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法库等地也有企业推出了瓷抛砖、帝皇玉、通体大理石等新产品,这些都有利于北方企业的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另外,高邑、赞皇、阳城等产区已有部分企业改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生产成本明显增长,也需要陶瓷企业提升定位、调整思路,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尽量避免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