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陶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7/1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具体任务,还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都应发挥主体作用。佛山陶瓷在“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佛山是陶瓷生产大市,聚集了全国90%以上知名陶瓷品牌,享有“陶瓷之都”美誉。早在2001年,佛山就已聚集大大小小500多家陶瓷工厂,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中国陶瓷当仁不让的龙头。然而,当时的陶瓷企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存在大量“遍地开花”的低端产能,仅占工业产值7%的陶瓷行业能耗却占了20%,粉尘的排放竟然占了九成。粗放的生产方式吞噬着佛山的绿水青山,拖累了佛山的经济民生,影响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陶瓷行业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迫使佛山主动寻找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从2008年起,佛山按照省里提出的“双转移”战略思路,进行腾笼换鸟,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淘汰或经改造后外迁。政府和企业双双签订环保军令状,关停不达环评标准的企业。同时,通过苦练内功,改造升级留下陶瓷企业的生产技术,优化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品牌竞争力。这些措施自发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相吻合,所以,当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佛山已经走在前列。如今,佛山的陶瓷企业只剩下63家,虽然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但产值和税收不降反升,环境质量也得到改善。 那么,佛山陶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第一点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不是对立的,核心是如何使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佛山陶瓷行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更多是作为政策引导者和市场监管者。这符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满足需求,也就是适应市场的变化。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佛山陶瓷行业受到国内外市场冲击,节能环保压力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佛山并没有受经济下行压力而逆向调控,而是坚决按照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障民生。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当时佛山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才使得佛山陶瓷行业及整个制造业成功迈过这一阵痛期。 第二点是,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破解广东发展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转换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具体到佛山,就是要从“佛山制造”转为“佛山创造”。佛山陶瓷行业靠的就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创新,得以实现供给质量的改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技术创新,包括大量采用世界先进制造陶瓷的科技和工艺,在研发设计上增加投入,改造提升自己的陶瓷核心技术,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等。二是产品设计创新,从原来的大批量、低质量生产,改为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家庭提供个性化、智能化、高端化产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三是商业模式创新,成立众陶联产业平台,利用“互联网+金融资本”的手段,整合佛山陶瓷制造行业资源,提高竞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