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2010-2017年九陶瓷产区“煤改气”大事记

  2017/7/13  [访问本页PC版]

    【福建产区】

    建陶行业是晋江一大特色产业,曾在晋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煤气发生炉,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010年底,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3年内,晋江市所有建陶企业要分批次限期淘汰煤气发生炉,实现天然气替代,对逾期未完成签约和能源替代工作、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坚决给予断电、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及营业执照乃至停产、停业处罚。据知情人透露,晋江至此被迫关停了三分之一的生产线。由于天然气使用后,陶企成本大幅提高,政府决定给予适当的补贴以及对天然气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

    闽清是福建省最大的电瓷出口基地,也是全国釉面砖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但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给当地造成很大困扰。闽清县专门成立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制定《工业大气污染整治规划》和《建陶业污染综合整治》。高峰时期,闽清的建筑陶瓷企业曾达到252家,经过不断整治、关停、转产,目前只剩下42家。为推动企业“煤改气”进程,闽清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按照全县企业“煤改气”后的用气量计算,闽清县政府每年用于建筑陶瓷企业的燃气补贴资金将达4000万-5000万元。

    【四川产区】

    2017年2月,夹江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陶瓷企业停止使用煤气发生炉的通告》,夹江县域内陶瓷企业按步骤停止使用煤气发生炉,将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煤气发生炉关停工作。《通告》发布之后,由于有部分企业无视禁令仍然坚持使用煤气发生炉进行生产,夹江政府在4月12日左右强制关停了10家煤制气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四川夹江停产的生产线已经超过了50%。这一轮“煤改气”,一方面是政府环保政策的强制要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天然气与煤炭间巨大的经济利益鸿沟已显著缩小。现如今天然气的供应已经可以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也正是如此,才坚定了夹江政府大力推进产区企业“煤改气”的决心。

    丹棱县现有的180多家工业企业,年工业耗能约98万吨标煤,其中20家陶瓷建材企业年耗煤约37.5万吨标煤。因此,无论是环保还是节能,“煤改气”都势在必行。丹棱县政府在今年4月13日也启动了“煤改气”工作。为此,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并专门成立了“煤改气”工作推进组,每周协调推动。据了解,丹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境内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开发出天然气深井,目前县内日供气能力已达到30多万立方米。燃气充足,丹棱“煤改气”胜券在握。而根据管线建设和全县工业企业情况,并要求在2019年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煤改气”。

    【山西产区】

    山西阳城县在出台的2015年全县环保安排意见中提出,继续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快治理陶瓷工业园区燃煤污染,力争年底完成14家企业的“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这是阳城县第二次将陶企的“煤改气”列入环保治理的重点。据了解,2014年,晋城曾制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目标任务项目》,其中明确阳城建陶园区为“煤改气”范围,涉及园区16家企业的26条生产线,并规定必须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

    但到2015年,仍只有少数企业接入煤层气,据知情人士透露,阳城县建陶企业“煤改气”,主要原因是气源不足,事实上,除了气源问题,使用煤层气导致生产成本压力大,也是阻碍“煤改气”的重要因素。截止2017年2月,阳城安阳建瓷工业园区15家陶企已有11家在年前完成了“煤改气”任务,剩余4家技术改造任务将在近期完成。

    怀仁县有“北方日用瓷都”之称,产能达18亿件,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全县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消除污染隐患,落实全省“铁腕治污行动”精神,2017年该县下发了《怀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县陶瓷企业改用天然气的通知》,要求全县陶瓷企业在5月底前完成“煤改气”。截至6月初,全县有31家陶瓷企业涉及采用煤气发生炉的已全部停止使用,并完成“煤改气”改造,将原来的煤气发生炉改成了使用天然气做燃料,至此,全县45家陶瓷企业全部实现了清洁生产。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