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建材更环保节能,但市场接受度不高新华日报 2017/7/2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 —— 加快立法施策 消解“绿色烦恼” 新华调查 机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固定式破碎线,将坚硬的建筑垃圾破碎,骨料经技术处理后制成各种砖石。破碎后的水泥与外加剂一起制成透水砖,透水率0.03,比国标还高,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植草砖用于铺设停车场。还可制成马头砖、路牙石,以及供港口泊岸使用的块石…… 6月20日,在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再生利用处理车间,记者跟随省住建厅大走访人员见识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神奇”。公司研发集成中心副总监袁华斌介绍,今年10月还将投产全国第一条装修装饰垃圾生产线,设计产能30万吨/年,可自动分类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改变装修垃圾无源头处理现状。 “绿和”位于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内,公司2015年投产,年产能160万吨。“建筑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利用率高达90%,但生产线前期投入大,很难实现盈利,综合来看社会效益远超过经济效益。”公司副总经理薛锋直言,原料收集和新制品应用这两个“出入口”面临不小的现实难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每年产生建筑废弃物15亿吨,资源利用率却不足5%,很多地方面临“建筑垃圾围城”困境。仅武进区每年拆迁产生建筑垃圾200万吨-300万吨、装修垃圾25万吨-30万吨,这些垃圾常被乱堆乱倒造成二次污染,而传统式填埋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引发一系列环境危机。 “建筑废弃物回收后制成的再生骨料透水率是天然料的140多倍,深加工的砖石抗压强度是传统砖石材料的2倍,但这些新制品的市场接受度并不高。”薛锋说,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出台20多部有关可再生产品强制利用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内这方面仍是空白。我省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已出台《江苏省绿色建筑条例》,但仍以政策鼓励为主,约束力偏弱。一些地方政府虽规定,政府工建配套项目中优先使用可再生产品,但由于招投标时往往是价低者中标,“优先”基本落空。 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工程师潘文佳对此回应称,“263”专项行动启动后,有些城市已按照人口、建成区面积规划建筑垃圾处置点,“接下来将加快政策制定,让建筑及装修垃圾放对地方”。 走进位于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内的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几个核心实验室展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令人耳目一新——其生产的岩棉防水、保温,1400摄氏度以上才会熔化、抽丝,且有呼吸性,市场总监邱峰说,其应用可有效避免高楼火灾惨剧的发生。真石漆的反射隔热涂料与石膏内保温配套使用,可将外墙温度降低20摄氏度。水性环保跑道不含对人体有害的tdi及重金属,耐紫外线,干燥固化速度快……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