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一助力“环球酒店设计之旅”,探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2017/7/5 [访问本页PC版] 经典的作品不仅要注重艺术、技术、生态等方面,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以促进公众的使用、参与和交流,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自然守望”不仅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更是每一个人面对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针对这一现实话题。世界杰出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马岩松。新加坡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mod创始人及设计总监colin seah分别发表了关于“城市的自然守望”的主题演讲,并对“城市的自然守望”做了更加深刻与全面的多角度诠释。
建造,自然,这两个词看似很矛盾,像一个对立体。但回望传统东方中国的很多设计,比如北京城,传统的园林庭院,其实会发现自然跟人工之间有很高的微妙联系。建筑师马岩松 在谈到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关系时,他给听众详细介绍了“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四叶草之家等项目案例的自然设计理念,最终让空间里的人跟自然形成一种被尊重的关系。在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里,有对自然的憧憬,例如“梦露大厦“,好像风吹过,自然生长而成。虽然里面没有植物花卉等非常客观自然的因素,但是却把城市里的摩天楼设计得异常柔软。马岩松说:”今天为什么要谈传统和传统对未来的启示,我们想有一个不同的未来,而且这个未来不是我们想不想要,时代的转变已经开始,从工业革命末期开始向自然文明转变,在自然文明开始的时候就要谈人,谈情感,谈人文跟环境的关系,在西方也有改变,一些项目赞颂自然,赞颂公共生活,但是总是觉得我们在传统中看这些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些不一样的角度能不能变成一个未来的对于未来有启发的一些作品。“
来自新加坡的设计师,colin seah在演讲中说:“我始终觉得设计是上帝给我们的一种天赋,我们要把这种天赋用起来去造福于别人,服务于别人。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一个多学科的工作。” colin seah在演讲中,为现场听众分享了麦卡利斯特官邸酒店设计、新大华酒店设计、日本收鱼餐厅、prestige酒店等。并对2017年刚刚建成开业的位于北京后海的vue酒店做了详尽的橡木介绍与分析。同时还阐释了他的个人设计理念,在他看来设计应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词是质疑,希望能够对常规的一些东西进行质疑。第二是推敲,希望通过现有的一些工具把它运用起来,不断的推敲。最终能够达到设计的最高境界。第三个词是效果,也就是重新的诠释,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找出新鲜感,并且实现一种文化的新适应。
一直以来,我们倡导要还一座城最初的面貌,要让自然守望每一个城市。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就是要将传统诗意带入城市,在高密度快节奏的区域重构建筑和环境的共生关系,创造一种给人以情感寄托和有归属感的未来山水意境,一座“山水城市”,一座生态城市。今天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各位设计师,一起探讨我们要如何营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诗意的栖居环境,一个有型有色的自然生态环境。未来,我们的栖居地必然是设计与自然平衡,相辅相成的文明城市。但“城市的自然守望”,也需要像设计师一样的守护人为我们的城市和家护航。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