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工业设计:新加坡的一棵“常青树”

中国东盟商界  2020/4/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专门培养设计人才的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独特的热带气候使整个城市的绿植四季常青,再加上几十年的“植树运动”使其绿化率达到50%,“花园城市”实至名归。而同样伴随新加坡成长的设计业,可以说是这个国家中的一棵常青树。

    在新加坡取得独立以前,成立于1961年的经济发展局一开始就设有“工业研究部门”,探讨如何生产具有创意和优良设计的优质产品。此后,新加坡一直保留有相关部门或机构,着重于推广新加坡生产的产品,并鼓励制造商追求优质设计。

    独立后,新加坡生产出长得像太空帽的setron收音机、塑料凳、有天线和翻盖的爱立信第一代手机、u盘、列车紧急制动器等产品。设计这些产品的,除了相关的制造厂,还包括较早就在新加坡出现的工业设计事务所。这些产品促进新加坡制造业的腾飞,也代表了新加坡工业设计的光辉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新加坡可谓是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设计生态系统。在国家支持上延续传统,设立国家设计机构——新加坡设计理事会(design singapore council),帮助新加坡利用设计促进创新和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根据国际设计委员会(ico-d)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在2007年就拥有1.1万家专业设计公司,每家公司每年的平均收益达到470万新元(约合2362万元人民币),产业增长速度超过新加坡gdp增长速度。

    展示1965~2015 年设计成果的新加坡设计50 年展

    人才培养上,提供设计教育的机构达到30家,著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每年培养超过200名工业与产品设计毕业生。社会方面,设立总统设计奖,建设9家设计博物馆、展览馆,举办新加坡设计周等活动,帮助民众认识设计的价值并将设计融入自己的生活。有赖于此,新加坡于2015年12月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城市。

    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发布的《设计2025总体规划》提出,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一个可爱的城市,还提出未来在推动设计创新意识普及、人才培养、品牌推广、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这与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 中国制造2025”规划高度契合。2016年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举行时,中国提出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结合产生的新的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摆在“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位置上加以推动。

    另外,新加坡作为以加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制造业发达,但国内市场较小。中国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很多企业在设计与创新上意识不强,成为发展的一个短板。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