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共同梦想》:杂交水稻授人以粮

  2020/6/24  [访问本页PC版]

    直到种植水稻的中国专家来了,他才知道水稻种植还有那么多的门道。比如,人工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不管是“赶粉”还是“除杂”,都是为了优化种植、提高产量。如果在开花赶粉时,能够加快稻穗摇摆的频率,加大摇摆的幅度,那么花粉散播的范围就会更广,授粉率提高了,产量也就相应提高了。

    教会他这些技术的中国专家叫蔡军,虽然只有30岁出头,但已经在巴基斯坦工作两年多了。

    “开始时,我可不信这些,我们深信上天会保佑庄稼的收成。可是,每到农忙季节,蔡军还是会坚持最早赶到农田,锲而不舍地教我们中国的水稻是怎样种的。”

    在蔡军的带动下,古拉奇的农民们逐渐接受了这些新手段。一轮又一轮插田、分秧、除杂,忍受着烈日当头、水蛇蜥蜴为伴的辛苦,最终,收获的时节到了!

    3000多亩水稻的亩产量从毛重500公斤提升到了900公斤,产量增长了近一倍!

    直到这一刻,阿巴斯和农民们才终于露出了笑容。

    “今年的宰牲节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因为粮食丰收,我们有了更多收入。我要感谢蔡军,感谢中国专家们,要不是他们,我可能还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

    宰牲节那天,阿巴斯热情地邀请蔡军和同事们去家里一同庆祝,并将最大份的肉送给了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专家和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认可!

    杂交水稻虽然与常规水稻在农艺性状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播种用种量少,更为经济。目前,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2018年,巴基斯坦已跻身为全球第四大稻米出口国,为解决全球人口温饱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的农业主力军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杂交水稻援外项目已长达20年了。2017年,他们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塞内加尔第六期农业技术项目。在工作中,项目组专家们始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培训做了这么多年,除了学员数量不断增加,援助工作怎样才能做得更加有效?”

    “塞内加尔是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何让他们学会并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脱贫致富,关系到塞内加尔未来的发展。塞内加尔正在大力推进振兴计划,其中食品生产自给自足计划是重点。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思想和技术支持!”专家组的老师们记得,塞内加尔农业部培训司努阿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了“传播一种理念,留下一片沃土,教会一批技术”的总体思路。培训的对象也要双管齐下,就是要同时提高农民和大学生的能力。

    农民们过去的经验多,但创新办法不足。虽然每天都与土地打交道,却往往很难接受外来的、新的技术观念。对他们而言,更新知识结构和培养创新精神同样重要。

    比如,在改善庄稼生长环境的问题上,说服当地农民就费了很大工夫。在塞内加尔农村,过去,土地因为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严重,对作物生长和收成都极为不利。“土地是农作物的根,直接决定了种植成果的好坏。”这是中国专家们经常强调的一点,但很多当地农民却对此不以为然。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