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盟经济逆势增长,中国和东盟投资贸易呈现逆市蓬勃发展势头世纪经济报道 2020/7/8 [访问本页PC版]东盟成员国的监管机制多样且复杂,各国的发展和基础建设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制定区域性的战略是企业获取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不能纯粹地把东盟看成一个整体就用一套策略。 汇丰工商金融国际业务部环球联席主管安思德建议:“中国企业一般不大会一下子进入东盟十个市场和国家,一个可行的策略就是从一个市场入手或者两个相似度比较高的市场入手,把获得的经验扩大到其他的国家,再通过区域总部叠加各地经验,以一个轴心和轮辐的模式扩展至区域内的其他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在供应链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圈,“有很多的供应商他在东盟都有业务。这就不必让中国公司每进入一个市场都一切从头做起。”安思德补充道。 当然,中资企业在布局东盟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融资渠道、 汇率波动、政策变化、流动性管理、营运成本控制以及如何发展区域化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和机遇等一系列挑战。程卓雄对此表示:“对企业来说,更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和考量来把握东盟的一体化优势,同时利用每个市场的长处因地制宜,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拓展东盟的整体业务,以更好地进入新市场,不断拓展区域商机,同时防范风险。” 作为东盟地区的金融服务合作伙伴,汇丰拥有其独特优势,具备强大的区域服务能力、提供一站式银行服务以及联动网络,有助于企业在东盟以及更多地区实现增长。同时,汇丰在东盟各主要市场建立了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帮助进入东盟市场的企业快速寻找当地商机并与商业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东盟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机遇 中国与东盟各国往来密切,互为主要旅游目的地,每年人员往来超过6500万人次,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经贸领域签订多份协定,为双方贸易不断增长提供制度红利。例如,2019年10月,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的成果文件,《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中国和东盟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 对于众多的中资企业而言,东盟正在成为一片兼具一体化便利性和多元化机遇性的投资热土。随着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成果,一大批互联互通、产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这为中资企业参与东盟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空间。 以菲律宾为例,作为东盟第三大经济体, 2017年该国政府推出“大建特建”(“build, build, build”)基建计划。汇丰菲律宾行长兼行政总裁graham fitzgerald 提到该计划时表示:“中国企业对此项目的兴趣与日俱增,并有很多企业已参与了不同的基建项目,不仅仅作为投资者,也以承包商身份参与项目建设。”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